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苏阳团队合作发现近室温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的新方法
2024/03/21
范德华块体材料,如六方氮化硼和石墨,在导热和高温结构材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这类范德华块体材料通常需要在高于1000°C的高温下烧结制备,能耗巨大。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苏阳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深圳理工大学(筹)成会明院士团队发现,首先将六方氮化硼剥离为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然后对纳米片进行加压密实化组装,可以在近室温条件下(室温至60°C)“自下而上”地制备氮化硼块体材料。该方法将制备该类材料的能耗降低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研究团队从范德华材料的结构特性出发,由于该类材料的构筑单元之间主要以范德华力结合,只要这些构筑单元之间存在纳米及亚纳米尺度接触,就可以激活范德华作用,实现无需高温烧结的范德华块体材料的制备。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团队在近室温条件下压制了石墨烯、六方氮化硼、MXene、金属硫化物等二维纳米片,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高密实化、高机械强度、纳米片高度定向组装的范德华块体材料。同时,受益于温和的制备工艺,该方法可用于大规模、快速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并可应用于范德华块体材料的修复、表面压印等传统烧结法难以实现的应用。
图1.二维纳米片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的示意图、六方氮化硼块体材料的机械强度及微观结构表征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纳米片表面吸附水分子的诱导作用是近室温组装范德华块体材料的关键机制。在组装过程初期,水作为润滑剂,可降低纳米片滑移和定向排列过程中的摩擦力,促进密实化堆垛和高定向排列;这一过程同时将水分子限制于二维纳米片形成的限域空间内,导致水分子脱附并快速逃逸出材料,其产生的毛细作用力拉近纳米片间的距离,诱导范德华作用的形成。
图2.近室温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的机制及应用
研究提出了采用二维纳米材料为构筑单元组装传统块体材料的研究思想,为范德华块体材料的高效、低能耗、高质量制备及多组分设计提供了全新方案,这也是纳米材料尤其是二维材料赋能传统材料加工的有力实验及科学证据。
相关研究成果以“近室温下水辅助密实化纳米片制备其范德华块体材料”(Near-room-temperature Water-mediated Densification of Bulk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from Their Nanosheets)为题,于3月15日发表于《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
成会明院士、苏阳为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后朱九一(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级博士生李飞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21级博士生侯远震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的其他重要合作者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恒安、王奉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杜金红等。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圳市科创委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1167
-
天津大学 21307
-
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 21127
-
香港科学工程协会 23196
-
IETP-Association 2286
-
沈阳博思教育 21007
-
云南仟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98
-
WILL 7854
-
北京恒星瑞祥商贸有限公司 17913
-
香港中文大学 2072
-
wuhanjinyaoshi 20969
-
厦门大学 18501
-
上海决策者经济顾问有限公司 18278
-
BIT Congress Ltd 21153
-
香港维科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2022
-
昆明精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22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2998
-
北京师范大学 20984
-
北京贝拓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78
-
北京亿阳万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