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心理学系郑美红课题组揭示成瘾者的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特征
2024/04/15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的郑美红课题组采用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手段从时间动态的角度考察了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在任务转换过程中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参与特征。
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能力高度依赖于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而认知控制缺损与包括成瘾行为在内的心理健康和诸多适应不良的行为密切相关。认知控制的双机制理论从时间维度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控制机制: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主动性控制反映了一种早期选择机制,是指在冲突事件发生前通过情境线索预期和维护目标的相关信息,从而防止干扰;反应性控制则是一种及时调动的后期修正机制,是指在冲突事件发生后检测并解决干扰。根据该理论,两种控制方式各有优缺点,有效的认知控制表现依赖于两种控制机制的动态参与。
甲基苯丙胺戒断组与健康组的主动性控制差异
以往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人群存在普遍的认知功能缺损,但不清楚他们是否存在主动性和/或反应性控制的缺损。以甲基苯丙胺戒断者为参与者,本研究采用线索-目标分离的任务转换范式(Cued task-switching)来分离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加工过程,通过考察线索和目标加工的神经活动来揭示其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动态参与特点。行为结果发现甲基苯丙胺戒断组与健康对照组存在相似的任务转换表现;ERP结果发现甲基苯丙胺戒断者存在主动性控制缺损,但倾向于通过更多的反应性控制来补偿。研究从时间动态角度提供了对甲基苯丙胺成瘾人群认知控制缺损的理解,并对未来的戒断干预路径提供了新的启示,任务相关的神经指标也为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了参考。
2月6日,郑美红课题组在精神病学国际期刊《神经病学研究》(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的主动性控制损伤:来自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证据”(Impaired proactive control in individuals with 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 evidence from ERPs)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心理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苏波波,通讯作者为心理学系郑美红副教授。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 22999
-
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23117
-
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18081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220
-
北京京郊太美旅业服务公司 18074
-
中国植物学会 20994
-
昆明医科大学 18228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78
-
西安连成行管理有限物业 20961
-
金豆实业公司 21030
-
青岛大学交流中心会议酒店 18224
-
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 23278
-
华中科技大学 18247
-
中国人民大学 202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8215
-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 21129
-
乔氏企业管理 8048
-
成都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17937
-
河南师范大学 2113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