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中山大学马骏:让鼻咽癌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2025/09/29

中山大学马骏:让鼻咽癌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文章导读
鼻咽癌放疗的致命困局:照射范围过小易复发,过大却损伤脑干、引发口干耳聋?中国院士马骏团队联合全球50位顶尖专家,刚刚发布首部由中国主导的《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国际指南》,破解八大靶区勾画难题!这份发表于《柳叶刀》的里程碑式指南,通过193幅高精度图谱实现精准照射,将显著降低腮腺、颞叶等关键器官损伤,让患者告别吞咽困难、记忆力衰退等后遗症。从“保生存”到“优生存”,中国标准如何推动全球鼻咽癌治疗跨越?马骏承诺:让47%的中国高发患者真正“活得久”“活得好”。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赵现廷)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团队牵头,联合全球17个国家/地区的50位顶尖专家共同制定的《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国际指南及图谱》(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

“《指南》精心编撰,分为原发灶与颈部两大专篇。它的发布,意味着中国学者在鼻咽癌诊疗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制定者,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精准、个性化治疗,推动鼻咽癌的诊治实现从‘保生存’到‘优生存’的跨越。”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首部由中国学者主导的放疗领域国际指南,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国际指南协调员、资深指南专家Lisa Bradfield认为,《指南》完成得非常出色,是放射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为全球鼻咽癌的临床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

诊疗困境:靶区勾画难题待解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一种癌变,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引起。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地域分布特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高发于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7%。

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照射范围(靶区)的精准确定无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这一关键环节却面临着诸多难题。若照射范围过小,肿瘤细胞易复发,患者需承受二次治疗之苦和更高健康风险;若范围过大,则可能误伤脑干、颞叶等重要器官,引发头痛、记忆力下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更为棘手的是,鼻咽癌初治时往往不适合手术,这使得医生难以获取术后大体病理标本。在其他一些癌症的治疗中,病理分析是精准评估肿瘤侵犯范围的重要依据,但对鼻咽癌而言却难以实现。这一难题导致全球各医疗中心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上“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差异显著。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不同医生勾画的靶区可能大相径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也阻碍了鼻咽癌放疗领域的整体进步。因此,制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区域医疗资源差异的国际临床指南,统一治疗规范,提升照射精准度,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医学界的迫切需求。

“历经25个月、185次邮件沟通、8轮核心成员会议、5次全体会议、2轮全体委员投票,最终确定了《指南》推荐内容。”马骏团队成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唐玲珑对记者表示,《指南》的制定遵循了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推荐的国际标准指南制定流程,凝聚了全球医学专家的智慧与心血。

据介绍,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共同牵头,联合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欧洲放射肿瘤学会及头颈部肿瘤国际协作组制定了《指南》。

全球协作:破解八大关键难题

《指南》由马骏担任主席,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教授Melvin Chua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孙颖担任共同主席。50位专家通过核心小组成员讨论,提炼出亟须解决的临床问题,结合循证证据与专家临床经验,拟定推荐《指南》建议。首先,由各学术组织提名推荐鼻咽癌放射诊断、肿瘤放射治疗及肿瘤内科治疗等相关领域专家,经程序确认主席人选后,在主席与Lisa Bradfield的带领下,专家团队开展系统文献检索,收集鼻咽癌放射治疗照射范围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

据孙颖介绍,《指南》解决了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存在的八大关键问题:鼻咽肿瘤照射范围的外扩策略、化疗后鼻咽肿瘤照射范围的勾画、鼻咽预防照射范围的勾画、转移淋巴结照射范围的外扩策略、化疗后淋巴结照射范围的勾画、未达转移诊断标准的淋巴结照射范围的勾画、颈部预防照射范围的个体化勾画、颈部分区解剖边界的修正原则。

基于鼻咽癌局部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南》系统性地提出了个体化放射治疗照射范围的建议,并充分考虑了不同临床分期及侵犯范围对照射范围设计的影响。这一创新举措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对正常组织如腮腺、甲状腺、咽缩肌、颞叶、中耳等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从而减少口干、甲状腺功能减退、吞咽困难、放射性脑病、听力下降等常见放疗相关毒副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少受痛苦,更好地恢复健康。

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指南》广泛纳入了不同地区、不同医生的实践策略,同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患者代表的意见,确保临床实践贴合患者实际需求。

为保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指南》创新性地提供了193幅鼻咽部及颈部高分辨率、多序列影像融合且标注关键结构的勾画图谱。该图谱系统详细演示了规范化的照射范围勾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和可操作的视觉指引,作为日常临床工作的实用工具,进一步保证了不同医疗中心放射治疗范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让全球各地的医生都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中国引领:从跟跑到领跑

目前我国大多数肿瘤的诊疗主要参考国外的权威指南,但是在鼻咽癌诊疗领域,“国际标准”却是由中国学者领衔制定的。从医30多年的马骏正是“领跑者”之一。

近20年来,马骏团队围绕鼻咽癌治疗的“增效减毒”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同时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标准制定”一体化体系,逐步推动鼻咽癌的诊治实现从“保生存”到“优生存”的跨越,领衔制定鼻咽癌诊疗“国际标准”。

2019年,马骏团队牵头制定《中-美鼻咽癌国际诊治指南》,指导全球鼻咽癌临床实践。其相关研究促成了目前全球肿瘤临床诊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大幅修改,9项研究写入了美国权威教科书,并为《柳叶刀》撰写了系统性综述。

在放射治疗范围勾画方面,马骏团队建立了化疗后缩小高剂量照射范围、缩小颈部预防照射范围、豁免内侧组咽后淋巴结预防照射等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放疗减毒新技术。凭借在放射治疗靶区研究的深厚积累与国际声誉,马骏再次受邀作为主席,牵头制定《指南》,使我国在鼻咽癌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美国《红皮杂志》主编、加州大学教授Sue Yom,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副教授Annie Chan,斯坦福大学教授Quynh-Thu Le等权威专家一致赞誉《指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一国际大规模合作为全球放射肿瘤学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

据了解,主导国际通用分期标准(UICC/AJCC)的12项修订中,有8项来自马骏团队的研究结果。《指南》将通过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欧洲放射肿瘤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官网在全球推广应用,为全球鼻咽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未来,团队将在维持高肿瘤控制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损伤,切实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让鼻咽癌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实现‘活得久’‘活得好’。”马骏说。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2025-10-17)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2025-10-17)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第八届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会议(ISCAM 2025)(2025-10-24)

2025年IEEE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2025-10-24)

2025年算法、软件与网络安全国际学术会议(ASNS2025)(2025-10-24)

第四届声学,流体力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FME 2025)(2025-10-24)

第四届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CBASE 2025)(2025-10-24)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碳循环、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国际学术会议(CCEECE 2025)(2025-10-14)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10-17)

2025年土木建筑、水利与城市工程国际会议(ICCEWRUE 2025)(2025-10-30)

2025年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会议(ICMHIPE 2025)(2025-10-15)

2025工程力学、项目管理与工程设计国际会议(MPMED 2025)(2025-11-17)

2025年能源利用、电力与先进热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EUEAPS 2025)(2025-10-28)

2025年环境、绿色能源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EGEWRM 2025)(2025-10-9)

2025年智能系统、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ISMEB 2025)(2025-10-5)

2025年地质灾害、岩土与结构抗震国际学术会议(GHGSSR 2025)(2025-11-16)

2025年网络工程、通信技术与物联网国际会议(NECTIT 2025)(2025-10-10)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