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5/09/29

文章导读
量子磁子电路遭遇"卡脖子"难题:如何实现短波长磁子的定向控制?交替磁体横空出世!电子科技大学严鹏团队在PRL发表突破性成果,首度揭秘磁偶极作用在d波交替磁体中的神奇效应——它能像"量子胶水"般强效耦合相反手性的磁子,在特定方向打开显著的能级排斥窗口。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本征各向异性耦合的学术空白,更以鲁棒性强、兼容量子平台的优势,为磁子信息处理器件的定向操控开辟全新路径,让高效量子计算再进一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严鹏教授团队磁学与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研究交替磁体中磁子的动力学特性,发现了由磁偶极作用诱导的手性磁子间的强耦合效应,为基于交替磁体的量子磁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路径。该理论研究结果以「Strong Coupling of Chiral Magnons in Altermagnets」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电子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完成单位,物理学院博士后金哲珺雨为论文第一作者,严鹏教授为通讯作者。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磁子 (自旋波的量子) 因长寿命、高可调等优势,在传感、计算等方面备受学术界关注,其与量子比特、声子、光子等平台的兼容性持续推动着量子磁子学的发展,而有效的磁子-磁子耦合是磁子电路量子信息传递的关键。传统耦合来源包括磁偶极相互作用、层间交换、面内各向异性等。此外,一些非磁媒介,例如腔光子,也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去间接地介导磁子之间的耦合。此前工作多聚焦于各向同性系统中的长波长磁子,例如通过层间交换作用实现层状反铁磁体中零波矢磁子的耦合,或通过磁偶极作用实现多层结构中小波矢磁子的耦合,但始终无法实现短波长磁子的本征各向异性耦合,而这种耦合是磁子电路定向控制的关键,是领域内长期未解决的挑战。在常规反铁磁体中,由于亚晶格磁化近乎完全抵消,磁偶极相互作用可忽略;即便施加外磁场诱导净磁化,也会破坏具有相反手性的磁子简并性,仅能使磁子能级轻微偏移,无法产生真正的磁子模式耦合,难以满足量子应用需求。

为此,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新兴的“交替磁体 (altermagnets, 亦称交错磁体)”。这类磁体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却无净磁化,兼具铁磁体与反铁磁体的中间特性,有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图1 | d波交替磁体中磁偶极作用诱导的手性磁子强耦合示意图。

考虑d波双层交替磁体模型 (图1),研究团队得到以下核心结果:无磁偶极作用时,交替磁体的磁子展现出独特的能级交叉行为:零外场下,右手性与左手性磁子仅在spacer.gif点 (零波矢) 简并;施加面内外磁场后,简并点会从spacer.gif点转移至有限波矢处,但保持能级交叉,并体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引入磁偶极作用后,其会打破磁子的自旋角动量守恒,使具有相反手性的交换磁子发生耦合,在原本能级交叉的区域打开能隙,表现为“能级排斥”。其耦合强度约为磁子能量的百分之一,达到强耦合条件。此外,磁偶极作用诱导的磁子-子耦合具有显著的方向依赖性:仅当磁子传播方向落在特定窗口时,耦合才存在;通过MUMAX3进行的全微磁模拟与理论推导结果完全吻合 (图2)。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能级排斥现象对Gilbert阻尼、高次非线性磁子过程、热涨落等干扰具有鲁棒性,证明了理论预测的实验可行性。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图2 | 微磁学模拟与线性自旋波理论 (虚线) 结果比较。

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磁偶极作用在交替磁体中的独特作用:不同于常规反铁磁体中磁偶极作用的可忽略性,或铁磁体中磁偶极作用仅塑造磁子色散的特性,交替磁体中磁偶极作用能以“简并微扰”形式诱导相反手性磁子的强耦合,填补了“短波长磁子本征各向异性耦合”的研究空白,拓展了交替磁体的新奇物理现象版图,为量子磁子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2025-10-17)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2025-10-17)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第八届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会议(ISCAM 2025)(2025-10-24)

2025年IEEE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2025-10-24)

2025年算法、软件与网络安全国际学术会议(ASNS2025)(2025-10-24)

第四届声学,流体力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FME 2025)(2025-10-24)

第四届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CBASE 2025)(2025-10-24)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智能船舶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ISCE 2025)(2025-11-29)

2025机械工程、工程材料与自动化国际会议(MEEMA 2025)(2025-11-4)

2025年绿色能源、电力系统与低碳技术国际会议(GEPSLCT 2025)(2025-11-7)

2025年生物材料学、有色金属与智能工艺国际会议(BNMIP 2025)(2025-11-28)

2025先进材料、航天技术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AMATIM 2025)(2025-10-11)

2025年畜牧业、养殖业与环境科学国际会议(AHBES 2025)(2025-11-13)

2025年人文科学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ICHSE 2025)(2025-11-9)

2025年大数据应用、区块链与数字化转型国际会议(IBDAT 2025)(2025-11-30)

2025年智能运输,物联网与管理工程国际会议(ITITME 2025)(2025-11-16)

2025激光、光学工程与电子技术国际会议(ICLOEEM 2025)(2025-10-2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