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朱彪课题组揭示全剖面土壤增温对高寒草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2024/06/17
当前地球正在经历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青藏高原由于面积巨大和碳储量较高,被认为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关键地区之一。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已有的野外增温实验大多是对植物和/或表层土壤进行增温,对深层土壤(>30cm)的增温效果有限。因此,全剖面土壤增温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以及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课题组基于在青海海北站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建立的全土壤增温实验,通过四年的土壤呼吸通量(包括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自养呼吸三个组分,2018—2021年,四年生长季野外原位观测)数据研究了土壤碳排放对全剖面土壤增温(0—100cm,~4°C)的响应。同时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基于已经发表的72篇文献(非全土壤增温),共计234条数据,研究(表层土壤)增温对全球草地或者高寒草地土壤呼吸通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全土壤增温会显著影响土壤总呼吸和异养呼吸,但是对土壤自养呼吸没有显著影响。分年来看,在2018—2021这四年,均呈现类似现象:全土壤增温显著增加土壤总呼吸(2018年增加24%,2019年增加32%,2020年增加23%,2021年增加27%),也显著增加土壤异养呼吸(2018年增加27%,2019年增加36%,2020年增加45%,2021年增加50%)。然而,在这四年中任何一年,全土壤增温都没有显著改变土壤自养呼吸。四年平均来看,全土壤增温显著提高土壤总呼吸26%、土壤异养呼吸37%,而土壤自养呼吸没有显著改变(图1)。此外,全土壤增温对CO2通量的促进效果随着年份变化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全土壤增温显著提高土壤碳排放的原因可能是:1)温度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生物量,导致更多的凋落物进入土壤,促进土壤呼吸;2)增温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和周转,促进土壤呼吸;3)增温会延长高寒草地土壤的融化时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从而增加土壤碳排放。全球草地和高寒草地的整合分析发现,增温(非全土壤增温)只显著促进土壤呼吸(7—8%),远低于全土壤增温对高寒草地土壤呼吸的促进效果。总体而言,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全土壤增温显著促进土壤总呼吸(26%),远高于全球草地或者高寒草地(非全土壤增温)整合分析中实验增温的平均促进效应(7—8%)。此外,全土壤增温只显著提高土壤异养呼吸,不改变土壤自养呼吸。四年平均来看,增温对CO2通量的促进效果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土壤碳库的大小暂时也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这些结果表明,未来的全土壤增温情景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可能比以往的增温实验所估计的要大的多,因为以往的增温实验没有区分土壤有机碳和根系的响应,或者是只能对土壤表层进行增温。
该研究于2024年5月27日以“Whole-soil warming leads to substantial soil carbon emission in an alpine grassland”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朱彪为论文通讯作者,朱彪研究组博士后陈迎为论文第一作者,秦文宽、张秋芳(福建师范大学)、王旭东、冯继广、韩孟光、侯彦会、赵红阳、张振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贺金生(北京大学、兰州大学)、Margaret S. Torn(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合作作者并有重要贡献。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19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88102和42141006)的资助,并得到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图1 全土壤增温(0—100cm,~4°C)对高寒草地土壤CO2通量的影响(2018—2021,四年平均)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北京市大地管理有限公司 18100

-
山东大学 24299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24013

-
重庆师范大学 18326

-
中国营养学会 20977

-
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 8199

-
2010中国城市建设峰会 18091

-
广东省唯港商务 18261

-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8050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21042

-
中国化 学会 21264

-
IASED 21043

-
北京药理毒理研究所 24265

-
汕头大学法学院 21164

-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1184

-
张家界中国旅行社 17989

-
武汉csse主办方 2029

-
上海麦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4104

-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 21192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3023

















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