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器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4/28
![]() |
图 晶体管栅长逐步微缩历程以及本工作实现的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微观图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22047、61874065、U20A20168、5186114520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成果以“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垂直硫化钼晶体管(Vertical MoS2 transistors with sub-1-nm gatelengths)”为题,于2022年3月9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23-3。
晶体管作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更小的栅极尺寸能让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并带来性能的提升。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微缩,随着尺寸进入纳米尺度,迁移率降低、漏电流增大、静态功耗增大等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使得对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
学术界在极短栅长晶体管方面做了探索,2012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在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报道了在绝缘衬底上实现V形平面无结型硅基晶体管,等效的物理栅长仅为3纳米。2016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在Science上报道了基于金属性碳纳米管实现物理栅长为1纳米的平面硫化钼晶体管。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研究团队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二硫化钼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0.34纳米的等效物理栅长(图)。通过在石墨烯表面沉积并自然氧化金属铝的方式,对石墨烯垂直方向电场进行屏蔽,利用原子层沉积的二氧化铪作为栅极介质以及化学气相沉积的单层二硫化钼薄膜作为沟道完成器件的制备。
该研究发现,由于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相较于体硅材料具有更大的有效电子质量和更低的介电常数,在超窄亚1纳米物理栅长控制下,晶体管能有效的开启和关闭,关态电流在皮安量级,开关比可达105,亚阈值摆幅约117 mV/dec。基于半导体器件模拟(TCAD)的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石墨烯边缘电场对垂直二硫化钼沟道的有效调控,预测了在同时缩短沟道长度条件下,晶体管的电学性能情况。该工作推动晶体管栅极长度进一步发展到亚1纳米级别,同时为二维材料在未来集成电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2970
-
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 1947
-
北京工业大学 18235
-
世全通会展公司 17999
-
中国天文学会 21113
-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 2029
-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23561
-
中国矿业大学 23022
-
华大基因研究院 17999
-
上海广贸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944
-
河北省黄骅市绿园化工有限公司 17956
-
西安挚勋恒会展广告有限公司 7937
-
科璨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24182
-
希沿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8451
-
888888 18112
-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 8015
-
数环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8277
-
天津市电子学会 21023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1904
-
北京似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