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团队与合作者破解抗癌明星天然药物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难题

2024/03/21

紫杉醇(Taxolor Paclitaxel)是医药市场上最优秀的天然抗肿瘤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植物抗癌药。在临床上,紫杉醇及其衍生药物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是一种广谱的抗癌药物,可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在国际医药市场中需求巨大。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紫杉醇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在2001年的销售巅峰时期,年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成为当年重磅明星抗癌“神药”。

虽然目前已有超过十条全合成路线的报道,但由于紫杉醇结构过于复杂,这些全合成面临着合成步骤长、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并没有一条紫杉醇的全合成路线应用于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目前,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取半合成的策略,即先从红豆杉的枝叶中分离得到关键中间体(10-deacetylbaccatin III),再通过四步化学转化来合成紫杉醇。由于红豆杉的生长不仅十分缓慢,且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再加上枝叶中的合成前体含量低,提取纯化困难,因此该半合成策略也无法满足紫杉醇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异源合成策略已发展成为解决复杂植物天然产物高效制备的有力手段,因此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紫杉醇的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生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要实现紫杉醇在异源体系中的从头合成,必须要鉴定紫杉醇生物合成通路中所缺失的关键酶,打通紫杉醇完整的生物合成途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团队长期从事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酶催化研究,前期在桑科植物D-A类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发现了自然界中首例真正意义的Diels-Alder反应酶,并且利用化学酶法策略完成了多个天然药物分子的高效、精准合成(Nature Chemistry,2020,12,620—628;Nature Catalysis 2021,4,1059—1069)。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的闫建斌团队于2021年率先绘制国际首张染色体级别的南方红豆杉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图谱,为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提供了基因组学蓝图和关键候选基因(Nature Plants,2021,7,1026)。

为解决上述困扰人类半个多世纪的紫杉醇生物合成难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雷晓光教授团队与基因组所闫建斌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五家科研单位通力合作,利用多组学分析、基因功能研究、天然产物合成与化学生物学、酶学等手段,鉴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缺失的关键反应酶,揭示了紫杉醇氧杂环丁烷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了紫杉烷类抗癌药物关键合成前体巴卡亭III在烟草中的异源合成。该研究成果解决了紫杉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是植物天然药物分子生物合成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为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紫杉醇的高效、可持续生产铺平了道路,具有极高的科学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图1. 紫杉醇工业化生产前体巴卡亭III生物合成过程

该工作以“Characterization and heterologous reconstitution ofTaxus biosynthetic enzymes leading to baccatin III”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上(Science 2024,DOI:10.1126/science.adj3484)。半个世纪以来,紫杉醇生物合成领域的前期科研突破主要由欧美国家的科学家主导完成,但是最终中国科学家破解了长期以来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卡脖子”难题,鉴定了最具挑战的未知合成酶,实现了紫杉醇关键生产前体合成路线的人工重构。该工作发表后,美国化学会官方杂志-化学化工新闻周刊C&E News第一时间以“Finding a key puzzle piece in paclitaxel biosynthesis”为标题将该工作作为重要科学突破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

报道截图

闫建斌和雷晓光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基因组所硕士毕业生蒋彬、北京大学高磊特聘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王海军、基因组所博士生孙亚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基因组所张晓林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柯翰、基因组所博士后刘圣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马鹏琛、基因组所廖庆刚助理研究员、基因组所科研助理王跃、基因组所博士生汪欢、基因组所博士生刘煜耿、基因组所杜然副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Torben Rogge,基因组所李伟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尚轶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K. N. Houk教授、基因组所熊兴耀研究员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谢道昕教授以及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研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广东省、深圳市及大鹏新区的资助。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食品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国际会议(ICFSBBS 2025)(2025-9-26)

2025年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ESDE 2025)(2025-10-23)

2025年大数据经济、应用统计与模型工程国际会议(IBEASM 2025)(2025-10-27)

2025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国际会议(ICAIIT 2025)(2025-9-27)

2025年人文发展,科学教育与管理学国际会议(HDSEM 2025)(2025-9-28)

2025年数字技术与人文历史国际会议(ICDTHH 2025)(2025-10-20)

2025测绘、地质与地球物理国际会议(ICSGG 2025)(2025-9-29)

2025年遥感测绘、航空航天技术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RSTIP 2025)(2025-10-24)

2025年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NLPKE 2025)(2025-10-19)

2025年先进能源科学、环境工程与电气科技国际会议(IAEST 2025)(2025-9-22)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