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团队在脊椎动物起源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09
![]() |
图 后口动物谱系分析揭示云南虫与脊椎动物干群还差四个进化等级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30206)资助下,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团队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欧强教授、玉溪师范学院陈爱林教授合作,对云南虫是否是脊椎动物开展系列研究,并于2023年7月28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专题学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对‘云南虫的超微构造揭示出其祖先脊椎动物咽骨’的评述(Comments on “Ultrastructure reveals ancestral vertebrate pharyngeal skeleton in yunnanozoan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9707。
近20多年来,科学界早已取得共识,认为5.18亿年前的云南澄江生物群中的昆明鱼、海口鱼以及钟健鱼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干群。但是,澄江生物群中的云南虫类是否是更为原始的脊椎动物干群,仍是学术界争议的对象。2022年7月,《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云南虫咽弓上具有微纳尺度三维保存的叠盘状软骨细胞结构和蛋白微原纤维构造,并据此提出云南虫属于原始脊椎动物干群。然而,西北大学等研究人员基于对8000余枚云南虫类化石标本的观察和研究,认为2022年发表的云南虫鳃弓上观察到叠盘状细胞结构是由于保存原因产生的错觉,且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云南虫类化石标本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云南虫鳃弓处的有机质是以无定形的均质碳膜保存,并且呈现高成熟度和沥青化。此外,澄江化石也多以微米级的矿物集合体保存,因此,该研究团队对纳米级别保存的蛋白微原纤维提出了质疑。研究团队通过对2022年研究中的贝叶斯矩阵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仔细厘定和客观更正。得出的谱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虫比学术界公认的脊索动物干群皮克虫(Pikaia)位置更低(图),因此,云南虫不是脊椎动物干群。此外,云南虫也没有脊索、头脑眼等脊椎动物的关键证据,极有可能是原始后口动物。
该研究成果否定了云南虫是脊椎动物干群或原始脊椎动物,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进化谱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南京医格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876
-
北京嘉园文华发展中心 2034
-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17962
-
浙江师范大学 2169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18208
-
2010中国城市建设峰会 18057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4185
-
江苏会旅投资有限公司 17976
-
同济大学 18075
-
NMRA 24159
-
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 17979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18016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131
-
北京中材企联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20934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2952
-
HKSME 2288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198
-
武汉创世源电气 17990
-
湖北华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928
-
iwmsme2017 organ 2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