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中国科学院与海外合作者在地幔深部挥发份起源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1


图 氧化镁出熔体“萃取”地核中的原生氦,供给深部挥发份储库

  地幔深部挥发份(如碳、氢、氧、氮等)的起源及运移过程能够约束行星起源及演化条件,影响地球深部热对流模型及板块构造运动,对地球起源、演化及地表环境等有重要意义,所以一直是地球科学的关注焦点。目前,主流学说认为“自上而下”的板片俯冲对深部挥发份的贡献举足轻重,但地幔深部原生氦的发现暗示地幔深部可能存在原始的挥发份储库;同时,越来越多的地球化学观测都表明地幔深部的挥发份含量显著高于浅部,并且形成时间极早。但鉴于直接观测的缺乏和实验模拟技术局限,对于这些深部挥发份储库的来源及演化依然存在较大争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50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杜治学研究员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邓杰合作,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深部挥发份(即氦元素)在地核物质铁合金与地核出熔体间的分配,发现氦元素在地核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对地核出熔体氧化镁有极强的亲和性。由此推论出地核出熔体氧化镁会“萃取”地核中大量的原生氦,通过出熔过程将其从地核运移至地幔底部。即地核挥发份直接供给地幔深部挥发份,地幔深部挥发份可能部分来自于地核。

  本研究成果以“地核出熔体供给地幔深部原生氦(Primordial helium extracted from the Earth’s core through magnesium oxide exsolution)”为题,于2023年6月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3-01182-7。此研究为地幔深部挥发份储库的来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指出了挥发份循环从地核到地表的“自下而上”的新思路。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智能医疗、健康信息学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HHIP 2025)(2025-11-14)

2025光电子技术、能源材料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OTEMSG 2025)(2025-12-14)

2025年数字化农业、水利国际会议(ICDAWR 2025)(2025-12-28)

2025年物联网、智能交通与城市管理国际会议(ICITUM 2025)(2025-11-21)

2025年艺术鉴赏与教育发展国际会议(ICAAED 2025)(2025-11-9)

2025清洁能源、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国际会议(ICMES 2025)(2025-11-12)

2025年海洋科学,船舶与能源动力国际会议(MSSEP 2025)(2025-11-19)

2025药物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ICPCEB 2025)(2025-12-9)

2025年医学,心理健康与人文发展(HHDC 2025)(2025-12-7)

2025年公共管理、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国际会议(PMDEIS 2025)(2025-11-1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