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自超、张战营团队揭示COR1基因调控水稻粒长与粒重的分子机制及育种应用价值
2025/09/29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联粮食安全及农产品经济价值。籽粒大小(粒长、粒宽、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核心农艺性状,兼具“库容量调控”与“外观品质影响”双重功能。持续解析籽粒发育的遗传调控网络、挖掘自然群体中优异等位基因,是水稻分子育种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9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李自超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The OsbZIP35-COR1-OsTCP19 module mod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to regulate grain length and weight in rice”的研究论文,系统阐明了COR1基因调控水稻粒长与粒重的分子机制,为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基因资源。
一、COR1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功能验证
为解析水稻粒长调控的遗传基础,团队前期以大粒品种SLG-1(SLG, 供体)与日本晴(Nipponbare, Nip,受体)为亲本构建了分离群体,定位到多个粒型相关QTL,并通过图位克隆技术挖掘了OsLG3、OsLG3b和GWN1等粒型调控基因(Yu et al., BMC Biology, 2017; Yu et al.,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8; Ma et al.,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24)。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在1号染色体上定位到qGL1a 和qGL1b 两个紧密相连的粒长QTL,随后利用BC₅F₂高代回交分离群体,将qGL1a精细定位至8.2 kb区间内。该区间仅包含1个候选基因LOC_Os01g60920,其编码产物为F-box蛋白。首先,研究团队将SLG来源的LOC_Os01g60920基因导入日本晴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株系,显著恢复籽粒长度与千粒重,证明该基因对粒型的调控作用,并命名为COR1(CONTROL OF SLENDER RICE 1);随后,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日本晴中的COR1基因,结果表明其籽粒长度显著缩短;而在日本晴中过表达COR1SLG和COR1Nip均能显著提高籽粒长度与千粒重,并且过表达COR1SLG植株的表型更加显著;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COR1通过促进颖壳外稃细胞的增殖,而非增大细胞体积,实现籽粒长度的扩展,明确了其调控粒型的细胞学基础。这些结果表明,COR1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正向调控水稻粒长和粒重(图1-图3)。
图1. COR1图位克隆
图2. COR1基因敲除与过表达分析
图3. COR1细胞学分析
二、OsbZIP35-COR1-OsTCP19调控模块的分子机制解析
为揭示COR1调控粒型互作网络,团队通过酵母双杂交(Y2H)、共免疫沉淀(CoIP)、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Dual-Luc)等技术,鉴定并验证了OsbZIP35-COR1-OsTCP19调控模块(图4-图6):
1. COR1与OsTCP19的互作及降解:OsTCP19是TC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体外与体内实验均证明其可与COR1直接互作;COR1通过其F-box结构域介导OsTCP19的泛素化修饰,并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促进OsTCP19降解;进一步研究显示,OsTCP19可结合细胞周期基因OsCycB1;4的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而COR1通过降解OsTCP19解除该抑制,激活细胞增殖,最终促进籽粒增大;
2. OsbZIP35对COR1的转录调控:OsbZIP35是课题组前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GWAS) 分析挖掘的水稻穗粒数正向调控因子,团队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MSA)与ChIP-qPCR验证,OsbZIP35可直接结合COR1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OsbZIP35可抑制COR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提示OsbZIP35通过负调控COR1表达,平衡穗粒数与粒重的协同关系(避免“穗粒数过多导致粒重下降”的trade-off效应);
3. 遗传互作与细胞学分析:构建cor1 ostcp19双突变体,表型分析显示:cor1 ostcp19双突变体的粒长与千粒重显著高于cor1单突变体,而与ostcp19单突变体没有显著差异,证明OsTCP19为COR1的下游靶蛋白;cor1 osbip35双突变体的粒长与千粒重显著低于osbip35单突变体,而与cor1单突变体没有显著差异,证明COR1为OsbZIP35的下游靶蛋白;进一步的细胞学观察和分析表明,OsbZIP35、COR1、OsTCP19在水稻籽粒发育中形成“转录调控-蛋白降解-细胞增殖激活”的调控通路,协同影响籽粒型态建成。
图4. COR1与OsTCP19互作
图5. OsbZIP35调控COR1转录
图6. OsbZIP35-COR1-OsTCP19模块调控OsCycB1;4
三、COR1优异单倍型与育种价值利用分析
接下来,团队对244份野生稻(Oryza rufipogon、Oryza nivara)与676份栽培稻的COR1基因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鉴定优异等位基因并开展育种价值分析(图7-图8):
研究团队共鉴定出5种主要单倍型(Hap1~Hap5),其中Hap1为籼稻(indica)优势单倍型,Hap3为粳稻(japonica)优势单倍型,Hap5为野生稻单倍型。基于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COR1基因的演化路径可能为:野生稻Hap5→籼稻Hap2→籼稻Hap1,野生稻Hap5→粳稻Hap4→粳稻Hap3,符合水稻籼粳分化的驯化历史。在温带粳稻(tej)亚群中,改良品种(现代育成品种)的Hap3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地方品种,证明COR1ᴴᵃᵖ³是温带粳稻育种中的优异等位基因,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随后,研究团队构建日本晴背景的NIL-COR1SLG(携带COR1ᴴᵃᵖ³)与NIL-COR1ᴺⁱᵖ(携带COR1ᴴᵃᵖ⁴),田间小区测产显示,NIL-COR1SLG的小区产量提升6.6%,且稻米垩白度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实现“增产不劣质”;此外,通过对以Yuefu(COR1Hap3,受体亲本)与IRAT109(COR1Hap4,供体亲本)为基础构建的导入系IL200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COR1SLG(COR1ᴴᵃᵖ³)是一个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籽粒长度和粒重的优良等位基因。进一步,研究团队将COR1SLG基因导入北方寒地粳稻主栽品种龙粳31(LJ31),获得的过表达株系籽粒长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显著增加,证明COR1SLG等位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广谱适用性。
图7. COR1 单倍型与起源演化分析
图8. COR1 育种价值分析
综上,COR1基因定位和功能明确、无负效应,未来可将其优异等位基因COR1SLG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导入不同主栽品种,为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精准靶点”。
图9. COR1 作用机制示意图
本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自超教授领衔的水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研究室(RGGMB)牵头完成。团队长期依托自主创制的“水稻微核心种质(MCC)”与“巢式关联作图群体(MCC-NAM)”,聚焦水稻产量、耐冷和抗旱性状的优异基因挖掘与育种应用,形成“种质创新-基因定位-机制解析-育种应用”的完整研究链条。中国农业大学已毕业博士徐鹏辉(现工作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和巴基斯坦留学生Najeeb Ullah Khan 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战营副教授、张洪亮教授和李自超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课题组李金杰教授和孙兴明副教授,广西农科院潘英华和李丹婷研究院,以及河南农业大学李俊周教授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 感谢丁杨林教授和毕国志教授对论文的指导与帮助。本研究得到了该研究获得了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84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072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154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56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572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4320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454
-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09-29
-
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合作在固态09-29
-
中山大学肖智勇团队发现月震正在引09-29
-
中山大学马骏:让鼻咽癌患者“活得09-29
-
中山大学张慧东团队发现锂暴露导致09-29
-
中山大学彭福华汤常永邱伟团队揭示09-29
-
中山大学张辉杨念生团队研究揭示巨09-29
-
中山大学谢曦蒋乐伦团队发表磁驱动09-29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3941
-
重庆邮电大学 20995
-
清华大学力学系 17963
-
中国能源学会 24089
-
RH 7862
-
test0731 17945
-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 8187
-
菲蓓尔快乐艺术教育中心 2117
-
北京众联中科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210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111
-
中国密码学会 21097
-
上海蓝海国际大酒店 21023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78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1010
-
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 21105
-
郑州君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3977
-
河南城建学院 18148
-
黄河科技学院 23994
-
北京志翔领驭咨询有限公司 18055
-
上海申雅展览有限公司 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