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团队在金属团簇近红外发光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1


图 炔保护Au16Cu6纳米团簇的结构与发光增强的机理图解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61201、21971136、22273095)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王泉明课题组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周蒙课题组在金属团簇发光材料方面取得进展,报道了近红外区接近100%磷光量子产率的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结构和发光机理。研究成果以“金属纳米团簇实现在室温溶液态接近100%近红外磷光量子产率 (Near-unity NIR phosphorescent quantum yield from a room-temperature solvated metal nanocluster) ”为题,于1月19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论文链接:https://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6628。

  近红外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和光学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金属团簇作为一类新兴纳米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尺寸介于金属配合物和纳米颗粒之间,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靠的光稳定性、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光寿命长等优点,是具有前景的下一代近红外发光材料。然而,由于受到能隙定律的限制,大多数团簇在近红外区的量子产率<1%,严重限制其实际应用。

  上述团队通过金属团簇合金化的策略,得到了一例炔配体保护的Au16Cu6纳米团簇,在室温溶液态具有接近100%的近红外磷光量子产率。通过与同构的Au22团簇的比较研究,发现Au22的六个特殊位置的金被铜取代后,不仅增加了结构刚性,非辐射跃迁速率降低60倍,特别重要的是使得S1和T1能量较为接近,从而系间窜跃速率提高300倍,导致磷光量子产率极大提高。该工作为设计高量子产率近红外发光材料提供了重要思路,使得从生物成像到发光器件的应用成为可能。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ICPECE 2025)(2025-11-14)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多媒体系统、模式识别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MSPRSP 2025)(2025-11-19)

2025医学、数据科学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ICMDSB 2025)(2025-11-15)

2025年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国际学术会议(AIIE 2025)(2025-11-7)

2025年生物科学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 (IACBFS 2025)(2025-11-19)

2025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与人文发展国际会议(DMCCHD 2025)(2025-12-17)

2025年云计算、物联网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国际会议(CCITCNS 2025)(2025-11-14)

2025自动控制、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ICNMDCL 2025)(2025-12-17)

2025年未来教育、教育改革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会议(FERMS 2025)(2025-11-13)

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创作与数字媒体国际会议(GAICCDM 2025)(2025-11-1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国际会议(CSAINL 2025)(2025-11-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