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碰撞实验底夸克偶素测量取得新进展 工物系团队作出重要贡献
2024/04/12
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高能重离子(重核)碰撞的首要物理目标之一是制造极高温环境(十万倍于太阳中心温度)以产生由夸克和胶子直接构成的新物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 QGP)并研究其性质。这种QGP物态曾在大爆炸之后10微秒的短暂时间内充满整个宇宙。
STAR实验国际合作组实验测量的底夸克偶素(Υ(1S),Υ(2S)和Υ(3S))都是由底夸克和反底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组成的色中性束缚态,它们在真空中的尺度随束缚能变小而增大。在QGP中,强相互作用的德拜屏蔽效应改变了底夸克和反底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势,使得弱束缚(大尺度)的底夸克偶素激发态更容易解除束缚而造成产额压低,这被称为“顺次熔解”或“顺次压低”(见图1)。由于各个态产额压低的程度对QGP的温度(决定了德拜屏蔽长度)非常敏感,因此这些态产额压低的测量也被称为QGP的“温度计”。

图1.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底夸克偶素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顺次熔解”示意图
由于这些粒子产额较少且本底较大,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底夸克偶素的测量非常困难,需要专门的探测器对底夸克偶素进行触发和鉴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王义教授自2006年起在研制建造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基础上,深度参与了STAR缪子探测器(Muon Telescope Detector, MTD)升级项目的预研并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STAR 新型μ子探测器建造及相关物理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多气隙阻性板室(MRPC)建造MTD,提高了双缪子信号的时间匹配精度,且可以通过飞行时间差来消除强子信号的本底干扰。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为STAR生产了120个大面积条形读出MRPC探测器,时间分辨达70ps,探测器效率高达98%,位置分辨优于1cm。图2a为STAR-MTD MRPC探测器结构,图2b为安装在STAR谱仪磁铁外面的MTD探测器模块照片。2014年MTD全部安装到STAR上(见图2c),并在2014年和2016年采集了大统计量的200 GeV金核-金核碰撞数据。工程物理系朱相雷副教授和博士生黄欣杰在2012年完成了安装在STAR上的MTD原型探测器的首次完整刻度,黄欣杰负责了2013年至2016年所有MTD探测器的刻度工作。2014年至2015年取数期间,黄欣杰还负责MTD探测器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物理分析方面,黄欣杰利用2014年获取的MTD数据获得了STAR实验首个双缪子道的Υ压低实验结果,这也是他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图2.(a)STAR-MTD MRPC结构图;(b) 安装在STAR谱仪磁铁外面的MTD探测器模块照片;(c) 完成MTD升级的STAR探测器示意图
研究成果结合了2014年和2016年采集的MTD数据得到了双缪子道Υ测量最终结果,又合并了2011年采集的量能器触发的双电子道Υ测量结果,得到了RHIC能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Υ产生的最精确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出RHIC能区的重离子碰撞中存在底夸克偶素“顺次压低”的实验迹象(见图3),表明碰撞中产生的高温介质强烈压制了激发态Υ的产生。该测量对理解高温介质中的强相互作用性质以及提取QGP热力学参数提供了重要实验约束。该成果也是继反氦核发现、奇异粒子探测QCD相结构之后,工程物理系团队的又一重大贡献。

图3. STAR实验在200 GeV金核-金核碰撞中发现底夸克偶素“顺次压低”的实验迹象
该成果于3月14日以“STAR实验200GeV金核-金核碰撞中Υ粒子顺次压低测量”(Measurement of Sequential Υ Suppression in Au + Au Collisions at√sNN = 200 GeV with the STAR Experiment)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STAR实验国际合作组由来自14个国家71个单位的7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王义教授、朱相雷副教授和工物系博士毕业生黄欣杰是该STAR合作组论文的主要作者。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WILL 23984

-
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 21077

-
上海交通大学 24021

-
合肥南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8104

-
博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市场部 8009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21162

-
长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24084

-
ICOCN 23828

-
AAA 8119

-
国际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IITA 18156

-
实姓名实姓名实姓名 22950

-
武汉琪德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8119

-
武汉亚盟信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350

-
湖南投资集团 18024

-
WWX 23024

-
会议合影,照相摄像 2075

-
北京理工大学 24187

-
同济大学地下与工程建筑系 18018

-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21290

-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22248

















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