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
2024/10/27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和科技的信誉和创新,对学术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
-
伪造:伪造是指编造不以实际调查或实验取得的数据、图片等,或者伪造无法通过重复实验而再次取得的样品等。这种行为违背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原则,是学术不端行为中最为严重的一类。
-
篡改:篡改是指使用经过擅自修改、挑选、删减、增加的原始调查记录、实验数据等,使原始调查记录、实验数据等的本意发生改变。这种行为同样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抄袭:抄袭是指不加引注或说明地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抄袭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破坏了学术界的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抄袭形式,即自我剽窃或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篇论文或仅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投给多个期刊或会议,这种行为同样被视为学术不端。
-
不当署名:不当署名包括未对研究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以及对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未在论文中署名。这种行为违背了学术署名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原则。
-
一稿多投:一稿多投是指将同一篇论文或仅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期刊或会议。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编辑为审阅处理编发稿件所付出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引起期刊之间的产权纠纷。
-
其他: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外,还有一些其他行为也可能被视为学术不端,如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有偿发表论文、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为他人代写论文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涵盖了多个方面,这些行为都严重违背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创新性原则。因此,学术界应该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学术规范和道德体系,提高科研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水平,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 18109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18103
-
北京贝拓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78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8073
-
中国林学会国际部 21078
-
AAA 7968
-
西安市人民政府下属的... 18129
-
电子科技大学 18061
-
HKSME 24063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1133
-
iwmce2018 23969
-
APISE 24205
-
杭州师范大学 5007
-
安徽博励会展有限公司 24040
-
深圳鸿丰大酒店 18022
-
宁德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17970
-
东方高圣投资银行家 21280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 8087
-
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056
-
中华燃气公司 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