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基础医学院祁海团队发现保护B细胞免疫记忆的关键因子

2024/07/02

 机体被同一病原微生物再次感染时,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比第一次应答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来控制感染、减轻或阻止疾病发展。这种免疫记忆力,主要依靠能识别该病原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承载。这些细胞越多、存活得越久、再次应答的功能越强,机体的免疫记忆就越长久、越强烈,机体就越能抵抗感染、维持健康。持久有效的疫苗,都要靠刺激机体产生长久而强烈的免疫记忆。然而,记忆淋巴细胞如何能持久存活、如何能长期保持其再应答能力,目前还不清楚。

6月17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在《免疫》(Immunity)杂志发表了题为“B细胞记忆应答依赖于ZFP318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High recallability of memory B cells requires ZFP318-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发现了第一个专门维持记忆B细胞再应答能力的关键调控因子ZFP318。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可与抗原结合的记忆B细胞里,只有小部分可以表达ZFP318的细胞才能有效参与二次免疫应答。不表达ZFP318的记忆B细胞线粒体功能缺陷,再次遇到抗原时会由于无法抵抗氧化应激而迅速死亡,无法参与再应答。缺失了ZFP318基因的动物,尽管可以对疫苗产生正常的一次免疫应答,但几乎完全丧失了免疫记忆功能。

祁海团队一直研究B细胞免疫记忆的调控机制,在2017年曾鉴定发现了来自生发中心的记忆B细胞前体1。在对这些细胞的转录组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时,他们发现转录调控因子ZFP318在普通生发中心细胞中几乎不表达,但会在记忆B细胞前体和记忆B细胞群中显著上调。为了探究ZFP318在记忆B细胞中的潜在功能,作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ZFP318小鼠报告/敲除模型(Zfp318-loxP-STOP-loxP-DTR-2A-tdTomato,ZSDAT)。这一小鼠在ZFP318基因原位敲入了红色荧光蛋白(tdTomato)和白喉毒素受体(DTR)的编码序列,当和生发中心特异表达的AID-cre小鼠交配后,后代小鼠既可以用来做tdTomato荧光示踪(表达ZFP318生发中心来源的记忆B细胞)又可以用来做细胞删除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当来源于生发中心且表达ZFP318的记忆B细胞被白喉毒素清除后,小鼠就丧失了二次免疫应答能力。这些结果说明,表达ZFP318的记忆细胞虽然只占所有记忆B细胞的10%-20%,却是二次免疫应答的最主要贡献者。通过比较野生型和ZFP318基因敲除小鼠,研究人员进而发现ZFP318基因本身的缺失不会影响初次免疫应答与血清抗体滴度,却特异而显著地影响了小鼠二次免疫强度和抗体生成。进一步,研究人员构建了B细胞特异的ZFP318可诱导表达小鼠(B cell-restricted induction of single-copy knocked-in ZFP318 gene expression,BRISK)。他们发现,如果在不表达ZFP318的记忆B细胞中强制表达ZFP318,就可以显著提升这些细胞的再应答能力,从而证明ZFP318对记忆B细胞的再应答能力是充分且必要的。通过mRNA-seq分析,研究人员进而发现缺失ZFP318的记忆B细胞,表达线粒体相关基因不充分,尤其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清除相关基因。与此相伴随的是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异常,导致它们更容易在抗原刺激后死亡。如果给ZFP318敲除小鼠腹腔注射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一种活性氧清除剂),这些小鼠的二次免疫应答能力就能恢复到与野生型相当的水平。这些结果说明无法清除ROS是导致ZFP318缺陷小鼠免疫记忆丧失的主要原因。另外,研究人员还在三类不同疫苗的比较中都发现,初次接种疫苗后测量ZFP318阳性记忆B细胞的丰度,就可以预测序贯接种疫苗的效果,进一步说明了ZFP318对B细胞免疫记忆力的重要性。

ZFP318如此重要却又只表达在一小部分来自生发中心的记忆B细胞上,是什么因素在控制它的表达呢?研究人员发现B细胞受体(BCR)信号会抑制ZFP318表达,而只有T细胞的辅助信号才会在生发中心B细胞上诱导ZFP318的表达。这一结果暗示,得到足够T细胞帮助的记忆B细胞,才是值得信赖、可以被唤起参与再应答的免疫记忆。

20240617-ZFP318保护B细胞免疫记忆力-祁海-科研成果.jpg

ZFP318保护B细胞免疫记忆力

祁海团队的这一工作,发现了对B细胞免疫记忆力至关重要的调控分子,揭示了记忆B细胞再应答能力的第一个检查点。这些结果为未来优化疫苗设计、实现持久免疫保护提供了新路径和新靶点。例如,ZFP318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指征更强和更持久的疫苗效用,有可能成为评价疫苗的替代终点。通过提高记忆B细胞中ZFP318的表达水平,可能使得疫苗保护更强烈、更持久。发现B细胞记忆功能的这一崭新调控机制及其与线粒体和氧化应激的关系,似乎也提示着免疫记忆与我们生活记忆的相似之处:那些刻骨铭心、历久弥新的记忆,总是来自那经历了风雨、耐住了考验的经历。

祁海为论文通讯作者,昌平实验室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已出站博士后王毅峰和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邵雯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生命学院俞立课题组、化学系喻国灿课题组、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对该研究项目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昌平实验室、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新基石项目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 清华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土木建筑、工程结构与灾害防护国际会议(CEESDP 2025)(2025-11-27)

2025移动网络、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MNSIP 2025)(2025-11-30)

2025年油气储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际会议(ICOGES 2025)(2025-12-8)

2025年数学、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国际会议(ICMGGI 2025)(2025-12-26)

2025年深度学习、机器人与云计算国际会议(DLRCC 2025)(2025-11-6)

2025生物学与智能医学、航空航天国际会议(ICBIMA 2025)(2025-12-8)

2025年多媒体技术、数据分析国际会议(ICMTDA 2025)(2025-12-15)

2025年动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IPSAIM 2025)(2025-12-7)

2025年电子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ICEIC 2025)(2025-11-15)

2025年导航定位、测绘工程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ICNMCE 2025)(2025-11-1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