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袁荃教授团队在微生物相互作用分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2/19
新闻网讯(通讯员曾家昱)近日,国际综合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我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袁荃教授在微生物相互作用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
论文题目为“Framework nucleic acid strategy enables closer microbial contact for programming short-range interaction”。武汉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陈娜、2023级硕士研究生席京以及2020级博士研究生杜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武汉大学袁荃教授、余锂镭教授,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张云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自然界中,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密集的细胞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生态相互作用网络。这种细胞相互作用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微生物大多是结构简单的细胞,遍布于深海、土壤、空气、动植物等地球的各个角落,是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由黏附素等内源性化学分子介导的细胞种内或种间相互作用是驱动其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这种相互作用在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环境演变、生命健康等领域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精准编码并探索微生物种内或种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微生物群落功能与行为,对揭示微生物相互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导微生物代谢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编码所有生命形式信息的化学分子,核酸具有易于合成、结构可预测、灵活可编程等优点,可以在纳米尺度上编程执行特定的功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核酸分子独特的性质与功能,通过自组装策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功能核酸纳米框架平台,该平台结合了四个功能模块,包括特异性靶向识别模块、空间距离调控模块、钥匙-锁链接模块、光学报告模块。通过灵活的调控靶向核酸分子序列以及核酸四面体框架大小,可实现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精准编码。利用所构建的功能核酸纳米框架平台,该研究以铜绿假单胞杆菌种内相互作用为研究模型,结合转录组学等分析手段,发现铜绿假单胞杆菌种内空间组装可作为群体感应表面传感的菌毛、鞭毛蛋白的表达,提高铜绿假单胞杆菌响应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高丝氨酸内酯响应的能力,进而促进了铜绿假单胞杆菌群体感应信号通路的进行,诱导毒力因子包括绿脓素、碱性蛋白酶、鼠李糖的产生。这种基于微生物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力因子代谢异质性使得其对人体肺泡细胞促炎免疫因子的产生同样具有不一样的影响。此外,利用所构建的功能核酸框架平台,该研究成功编码了更为复杂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种间相互作用模型。总的来说,此研究所提出的功能核酸框架平台策略有望为编码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思路,为揭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及代谢空间异质性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有望用于功能性多细胞体系设计以及疾病治疗等应用领域。
该研究得到了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支持。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交叉创新人才重点资助项目的经费支持。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西南交通大学 2054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1147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3041
-
博思教育 21260
-
清华大学 22902
-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3112
-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 1984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1459
-
乔氏企业管理 8048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17890
-
华中农业大学 2038
-
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 18087
-
EQ3 7906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 20969
-
科技与企业杂志社 24662
-
科学研究中心 20979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8236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2954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1053
-
西北工业大学 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