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学系蔡闻佳课题组系统梳理研究碳减排健康协同效益
2025/06/12
《COP28阿联酋气候与健康宣言》呼吁制定并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健康协同效益的碳减排政策,对于碳减排行动的成本、健康协同效益及成本有效性进行系统性评估十分必要。
尽管气候政策的健康协同效益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当前全球气候政策框架仍普遍缺失健康维度的考量。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教授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全球及区域层面的成本-效益分析(CBA)量化结果,并针对决策转化瓶颈提出了参考路径。
研究发现,从全球范围看,每投入1元减排成本可产生1.10-2.45元的健康经济效益,但是区域间差异显著(高达40倍)。在人口密集、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如印度)实行气候政策的健康回报尤为突出。考虑到时间、空间分辨率、政策以及健康影响等不同因素,研究之间的结论也存在差异。
当前考虑健康的CBA研究面临四大决策转化的瓶颈:(1)健康影响(如发病率/死亡率)货币化方法与现实经济决策体系不兼容;(2)减排成本与健康协同效益存在时间和主体(即成本的承担者和效益的获得者)间的错配;(3)区域性研究不足;(4)缺乏直接指导气候政策制定和行动的研究。
综合健康因素的碳减排路径优化研究概念框架
研究建议,未来气候政策和健康影响评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在现实经济决策中需综合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效益;(2)建立跨学科协同机制与多部门联动平台,以更好地应对成本投入和健康效益产出在时间和主体上的错配,及其对跨部门管理带来的诸多挑战;(3)加强区域研究,并提高研究之间的可比性;(4)在气候目标分配、技术路径选择和实施策略等研究中嵌入健康影响,并优化政策的制定。未来考虑健康的CBA分析研究可以提供更加明确的决策建议,加快实施具有最大健康协同效益的减缓行动。
相关研究成果以“改进成本–效益分析以支撑考虑健康的气候减缓政策制定”(Improving cost–benefit analyses for health-considered climate mitigation policymaking)为题,于6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清华大学地学系2021级博士生沈鉴翔为论文第一作者,蔡闻佳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张诗卉,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赵梦真、教授张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珠海铭鼎科技有限公司 7977
-
Hong Kong Societ 24025
-
SHDIF 8255
-
欧亚学院 18007
-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21008
-
上海同济大学 18067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891
-
东方通译公司 17995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1053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18061
-
南京卓斐同传会展服务社 18111
-
悉尼科技大学 23914
-
集团有限公司 18012
-
苏州昆山昆山有限公司 20926
-
MTS管理者胜任测评在线 18023
-
SHDIF 7907
-
上海著林会展有限公司 23184
-
四川省现场统计学会 24299
-
圣美精密有限公司 18096
-
北京中研行讯信息技术中心 2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