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0/05/06
各有关单位: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衰竭,为应对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坚持能源资源来源多元化。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亟需进行石油补充和替代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为化工原料多元化及工艺路线革新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应用企业、研究院所及高校,中国化工学会拟于2010年8月下旬组织召开“中国化工学会 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由《化工进展》编辑部承办。会议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化工。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作国家能源政策与长远规划、相关技术进展、技术应用情况等方面的报告。会议论文将以《化工进展》2010年增刊正式出版,并将从征文中遴选优秀论文作者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现就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
会议协办单位: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会议承办单位: 《化工进展》编辑部
二、会议地点:四川 成都
会议时间:2010年8月中下旬
三、会议及征文内容
1.生物质开发利用技术
•• 生物质燃烧、热解和气化技术
包括高转化效率的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生物质热解制木炭、生物油和可燃气体技术;生物质气化制燃料油、甲醇和二甲醚;无焦油气化工艺;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 生物柴油制备及生物甘油合成化工产品
包括利用不同来源原料和废弃物等制备生物柴油,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甾醇、单体酸、二聚酸及异硬脂酸等油脂化工产品;生物酶催化和绿色化学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工艺;高压醇解工艺;生物甘油合成1,2-丙二醇、1,3-丙二醇、环氧氯丙烷等技术。
• 生物质制氢技术
包括生物质热解和气化制氢;生物质光催化制氢;生物质制氢的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氢气分离膜;新型高效氢气分离纯化方法,利用绿藻等高湿原料制氢等。
• 生物质发酵制纤维素酶、乙醇、丙醇、丁醇等
包括开发利用生物质原料发酵生产纤维素酶、乙醇、丙醇、丁醇等工艺;乙醇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如乙醇生产乙烯及衍生物等。
• 沼气发酵技术
• 生物反应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
• 其他生物质开发利用技术
2. 煤及天然气开发利用技术
• 煤化工的低碳经济实现方式探讨
• 煤液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
包括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进展。
• 大规模煤气化技术开发
• 煤焦化技术及其副产物的分离和深度加工利用技术
• 多联产(包括循环联合发电)工艺的开发和进展
• 煤的先进燃烧技术进展
• 煤及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制甲醇和二甲醚技术开发及应用
• 天然气直接转化制化学品技术及进展
包括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直接转化制甲醇等技术。
• 天然气制合成气生产氢气、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合成油技术
• 甲醇制烯烃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与进展
• 其他碳一化工下游产品开发技术
包括甲醇制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产品及催化剂技术进展。
• 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工程设备及仪表研究进展
• 二氧化碳的捕集、存储及转化利用技术进展
• 煤化工中的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3.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技术
• 油页岩、油砂矿、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4.其他
• 有关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与规划
• 替代能源的经济性及市场前景分析
四、参会及征文对象
从事生物质能、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能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学生;国家和地方能源与化工管理机构人员;生物质能、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的生产企业、规划院、设计院的研究人员;设备生产企业科研人员;有关能源投资及咨询公司人员。
五、征文要求
• 符合征文范围,且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发表过。如发表过或不愿刊登全文的,可刊登中文摘要以便于会议交流。
• 论文符合国家和各单位保密规定,文责自负。
• 论文主题突出、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 征文将以《化工进展》2010年增刊正式出版,请勿一稿多投。请按《化工进展》论文格式书写。征文请用word文件存盘,登陆网站 http://meeting2010.hgjz.com.cn,点击“在线会议投稿”进行在线注册投稿(包括摘要)。会议将从征文中遴选优秀论文作者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论文将收取版面费及审稿费700元/篇,每篇论文请控制在8000字内。征文录用后将会发录用通知。请收到论文录用通知后于一周之内汇出版面费。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与编辑部联系。
征文截止时间:2010年6月10日
帐户名称:北京进展期刊社;开户银行: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账号:01090361800120105062480
六、联系方法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编辑部 (100011)
联系人:王辉;古斌;胡晓丹;黄丽娟
电 话: 010-64117524(兼传真);
E - mail: hgjzbj@163.com
中国化工学会
2010年3月10日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衰竭,为应对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坚持能源资源来源多元化。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亟需进行石油补充和替代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为化工原料多元化及工艺路线革新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应用企业、研究院所及高校,中国化工学会拟于2010年8月下旬组织召开“中国化工学会 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由《化工进展》编辑部承办。会议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化工。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作国家能源政策与长远规划、相关技术进展、技术应用情况等方面的报告。会议论文将以《化工进展》2010年增刊正式出版,并将从征文中遴选优秀论文作者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现就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
会议协办单位: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会议承办单位: 《化工进展》编辑部
二、会议地点:四川 成都
会议时间:2010年8月中下旬
三、会议及征文内容
1.生物质开发利用技术
•• 生物质燃烧、热解和气化技术
包括高转化效率的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生物质热解制木炭、生物油和可燃气体技术;生物质气化制燃料油、甲醇和二甲醚;无焦油气化工艺;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 生物柴油制备及生物甘油合成化工产品
包括利用不同来源原料和废弃物等制备生物柴油,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甾醇、单体酸、二聚酸及异硬脂酸等油脂化工产品;生物酶催化和绿色化学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工艺;高压醇解工艺;生物甘油合成1,2-丙二醇、1,3-丙二醇、环氧氯丙烷等技术。
• 生物质制氢技术
包括生物质热解和气化制氢;生物质光催化制氢;生物质制氢的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氢气分离膜;新型高效氢气分离纯化方法,利用绿藻等高湿原料制氢等。
• 生物质发酵制纤维素酶、乙醇、丙醇、丁醇等
包括开发利用生物质原料发酵生产纤维素酶、乙醇、丙醇、丁醇等工艺;乙醇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如乙醇生产乙烯及衍生物等。
• 沼气发酵技术
• 生物反应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
• 其他生物质开发利用技术
2. 煤及天然气开发利用技术
• 煤化工的低碳经济实现方式探讨
• 煤液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
包括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进展。
• 大规模煤气化技术开发
• 煤焦化技术及其副产物的分离和深度加工利用技术
• 多联产(包括循环联合发电)工艺的开发和进展
• 煤的先进燃烧技术进展
• 煤及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制甲醇和二甲醚技术开发及应用
• 天然气直接转化制化学品技术及进展
包括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直接转化制甲醇等技术。
• 天然气制合成气生产氢气、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合成油技术
• 甲醇制烯烃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与进展
• 其他碳一化工下游产品开发技术
包括甲醇制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产品及催化剂技术进展。
• 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工程设备及仪表研究进展
• 二氧化碳的捕集、存储及转化利用技术进展
• 煤化工中的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3.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技术
• 油页岩、油砂矿、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4.其他
• 有关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与规划
• 替代能源的经济性及市场前景分析
四、参会及征文对象
从事生物质能、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能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学生;国家和地方能源与化工管理机构人员;生物质能、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的生产企业、规划院、设计院的研究人员;设备生产企业科研人员;有关能源投资及咨询公司人员。
五、征文要求
• 符合征文范围,且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发表过。如发表过或不愿刊登全文的,可刊登中文摘要以便于会议交流。
• 论文符合国家和各单位保密规定,文责自负。
• 论文主题突出、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 征文将以《化工进展》2010年增刊正式出版,请勿一稿多投。请按《化工进展》论文格式书写。征文请用word文件存盘,登陆网站 http://meeting2010.hgjz.com.cn,点击“在线会议投稿”进行在线注册投稿(包括摘要)。会议将从征文中遴选优秀论文作者作学术报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论文将收取版面费及审稿费700元/篇,每篇论文请控制在8000字内。征文录用后将会发录用通知。请收到论文录用通知后于一周之内汇出版面费。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与编辑部联系。
征文截止时间:2010年6月10日
帐户名称:北京进展期刊社;开户银行: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账号:01090361800120105062480
六、联系方法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编辑部 (100011)
联系人:王辉;古斌;胡晓丹;黄丽娟
电 话: 010-64117524(兼传真);
E - mail: hgjzbj@163.com
中国化工学会
2010年3月10日
版权声明:
来源本站整理,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来源本站整理,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会议推荐
相关期刊推荐
相关会议信息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
会议展示区
综合推荐区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