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通知(第二轮)
发布时间:2023/08/28
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氮肥施用而增加的粮食养活了世界约一半的人口。但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气候变化、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与国际氮行动组织(INI)东亚中心于2022年11月11-13日联合举办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旨在推动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机制、新认识、新方法及新技术等相关研究,促进土壤学、环境地理学、生态学、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增进氮素循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以“氮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氮循环关键过程与机制、活性氮释放规律与效应、氮的可持续管理与政策、氮循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热点议题,并通过学术报告、墙报等形式进行深入研讨。会议热诚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齐聚北京大学。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氮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二、会议议题
1. 氮循环关键过程与机制(召集人:吴电明、王保战、刘文治、梁玉婷、陈能汪、佟胜睿)
2. 活性氮释放规律与效应(召集人:潘月鹏、刘树伟、黄佳聪、程谊、夏永秋、许稳)
3. 氮的可持续管理与政策(召集人:谷保静、柏兆海、徐鹏)
4. 氮循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召集人:晏智锋、单军、余龙飞、赵园红)
三、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方: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氮行动组织(INI)东亚中心
承办方: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会议组织委员会
大会主席:颜晓元、刘敏、巨晓棠
秘书长:周丰、刘思彤、张霖
委 员:张华艳、江文君、郭怡鑫、刘金侠、黄微尘、菅艺伟、薄 岩、吾拉哈提、 邹佳迪、蔡鸿伟、展晓莹、吴亚丽、付 瑾、崔晓庆、漆婧华、刘 菁、吴晓刚、张 阔、冯一鸣、李心珏、孔令锐、戎开雨、王晓琳、徐嘉钰、李丹阳、鲁 霓、李 璐、叶兴沛
五、会议时间、地点及日程
会议时间:2022年11月11-13日
会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6号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
会议日程:
2022年11月11日14:00-22:00,参会代表报到和现场注册;
2022年11月12日8:30-12:00,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2022年11月12日14:00-17:30,分会场报告(议题1、2、3);
2022年11月13日8:30-12:00,分会场报告(议题1、2、4);
2022年11月13日14:00-17:00,大会报告和会议闭幕式;
2022年11月13日17:00-,返程。
六、会议报告
会议报告包括大会报告(30分钟)、邀请报告(20分钟)和其他报告(15分钟)。大会报告人和邀请报告人列举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待续中):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朱永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
周集中,University of Oklahoma
David Kanter,New York University
秦伯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储成才,华南农业大学
郑循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巨晓棠,海南大学
郁建珍,香港科技大学
刘双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张 瑶,厦门大学
周顺桂,福建农林大学
姚槐应,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王雪梅,暨南大学
李思亮,天津大学
刘玲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学炎,天津大学
侯立军,华东师范大学
刘学军,中国农业大学
袁文平,中山大学
邹建文,南京农业大学
吴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高 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林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胡春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牟玉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聂 明,复旦大学
李小飞,华东师范大学
赵 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张金波,南京师范大学
白 娥,东北师范大学
赵 瑜,南京大学
詹力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鲁显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李德军,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沈健林,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七、会议注册与缴费
1、参会人员请在2022年10月31日之前注册,以下方式均可:(1)填写参会回执(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返回邮箱:ncycle_2022@163.com,(2)填写问卷星:https://www.wjx.cn/vm/PP4ikU0.aspx#。收到回执后会务组会将回复邮件确认,如未收到确认邮件,请电话联系。
2、本次会议收取注册费。中国土壤学会会员代表和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代表均享受注册优惠政策,缴费时需出具会员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各学会会员注册流程)。会议注册费如下:
2022年10月20日前注册并汇款,教师会员1800元/人(非会员2000元/人),学生会员和随行人员1300元/人(非会员1500元/人)。
2022年10月20日后及现场注册缴费,教师会员2100元/人(非会员2300元/人),学生会员和随行人员1600元/人(非会员1800元/人)。
3、本次会务委托凤翔(北京)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协助会务接待工作,收取注册费并出具发票,参会代表可通过银行汇款或者现场交费。相关信息如下:
户 名:凤翔(北京)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账 号:0200011709200122497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沙河支行
备注:汇款时请注明“氮循环-姓名”字样。会议现场报到时,请您提供注册费发票信息及税号,会议期间领取注册费发票。
八、报到、交通和住宿
1、报到地点为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大厅。
2、参会代表交通和住宿自理。住宿地点为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大床房:598元/间/晚 (不含早);标间:598元/间/晚。
其它推荐住宿1:富驿时尚酒店(北京中关村店),大床房:280/间/晚(不含早),298元/间/晚(含早);标间:300元/间/晚(不含早),330元/间/晚(含早);联系电话:010-83816855。(乘坐公交982,到中关园站下车,全程21分钟)
其它推荐住宿2:汉庭酒店(北京中关村),大床房和标间:450元/间/晚(不含早);联系电话:010-53102567。(乘坐公交681路至中关园站,全程24分钟)
九、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遴选
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将开展“2021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推荐、遴选工作,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20日,入选成果将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主要成果产生、发表或授权于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相关通知及推荐方式和要求已在中国土壤学会公众号发布,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f37HEIRoW8SFYCSLJMQ9-A
十、会议优秀报告遴选
为了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本次会议,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将组织评选优秀报告奖若干名。
十一、会议参展
会议诚邀各企事业单位参展(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参展方案),参展事宜请联系张华艳 (18811536912)。
十二、其它说明
如因疫情等原因,需要调整会议安排,会务组将及时发布信息。感谢大家理解和支持。
十三、联系方式
注册/回执:江文君 18801106723
企事业单位参展:张华艳 18811536912
十大科学进展遴选:郭怡鑫 18801336906
联系邮箱:ncycle_2022@163.com
附件: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IETP-Association 23890
-
北京交通大学 22875
-
北京联佳业广告有限公司 1842
-
生物谷 23734
-
众志公学教育集团 17808
-
上海富亚展览有限公司 799
-
武汉优莱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3869
-
gds 23833
-
上海傲展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7832
-
北京京西酒店 1997
-
北京贝拓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797
-
北京会展公司 17995
-
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2010
-
上海天佑公司 22886
-
广州市臻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86
-
apise 22986
-
南京德拓活动 8026
-
中金建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责任 20893
-
中国能源学会 17961
-
庆格尔泰(武汉)文化有限公司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