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循环:农业农村碳中和-沼气工程的贡献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8/31
2022年9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2大循环:农业农村碳中和-沼气工程的贡献国际研讨会(2022 Great Cycle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ural Carbon Neutralization)”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设置主会场,以线上线下会议同步转播的形式成功举办,会议首日通过寇享学术直播平台线上参会人数突破2600人。
本届研讨会的议题围绕“畜禽粪污、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与工程示范”、“木质纤维素甲烷化潜力及其产甲烷效能提升工程实践”、“沼气异位提纯”、“沼气工程养分回收”、“沼气工程运行效能分析和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等5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共计19个学术报告。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国、日本、德国、瑞士、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波兰、意大利等8个国家的专家,其中包含5家我国沼气工程行业领军企业。此外,我国各大高校沼气工程相关专业师生、企业代表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先生,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李厥桐副处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以及本届研讨会主席、ISO/TC255沼气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董仁杰教授发表开幕致辞。
彭宾副秘书长指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农业废弃物,中国政府已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该目标,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努力实现能源转型,促进降碳减排。“大循环”国际研讨会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各国专家能够共同携手促进农业农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李厥桐副处长指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他坚信,沼气工程技术将对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碳中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希望各方能够继续借助“大循环”研讨会搭建的国际平台,推动沼气工程技术交流合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为实现农业废弃物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知识和经验的学术交流。宋院长还表示,大会主席董仁杰教授在今年被任命为ISO/TC255沼气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这将有利于中国沼气技术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希望各位专家共同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董仁杰教授表示,很高兴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汇聚于此,共同为农业农村碳中和-沼气工程贡献自己的观点和智慧。在今年的大循环研讨会上,我看到了很多老朋友,还有一些新朋友,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大家来此作报告,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为解决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污染防治、养分回收和减污降碳等重要难题献计献策。
27日研讨会期间,德国生物质工程中心生化转化部主任Peter Kornatz 博士介绍了沼气在迈向气候中和社会道路上的作用。北京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晓明对县域大型粪污处理项目投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明明分享了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产气效率提升的工程实践。日本东北大学李玉友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厌氧生物膜-短程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试验”。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张万钦博士介绍了厌氧发酵技术在处理利用生物质资源方面的应用。
28日研讨会期间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Wolfgang Merkle博士介绍了异位生物甲烷化工艺的发展;内蒙古华蒙科创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王佐总经理介绍了奶牛养殖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联产关键技术工程示范的经验。意大利米兰大学Fabrizio Adani教授介绍了在实验室和工程尺度的方法下通过生产沼气提高生物塑料的循环性的相关研究。金华格莱铂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永昌总经理以金华餐厨项目为例,介绍了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工程。德国生物质工程中心Velina Denysenko介绍了小麦秸秆作为未来生物经济的潜力。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承磊研究员介绍了碳氢化合物的产甲烷降解微生物互营机理。
29日研讨会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义清教授介绍了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进展。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的Hans Joachim Nägele博士分享了瑞士营养和能源的关注焦点和改用生物肥料的潜力。埃塞俄比亚水利与能源部项目经理Temesgen Tefera介绍了埃塞俄比亚沼气工程案例情况。斯里兰卡能源与废弃物管理部门项目协调员Sampath Aravinda Ranasinghe介绍了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的实践案例。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周丽君对比分析了中德农业沼气工程全年运行绩效情况。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Jacek Dach教授介绍了面向电网稳定运行需求的沼气工程设计运行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ISO/TC255 沼气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董仁杰教授最后做了题为“沼气工程技术在全球甲烷减排中的贡献”的学术报告。董仁杰教授详细阐述了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沼气生产与甲烷减排潜力,论述了基于沼气工程的碳捕集与碳封存(BECCS)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并展望了未来十年的沼气工程发展方式,提出了“应气尽气”和“光电转气”两种沼气工程革命性改革方向。并倡议各国专家携手开展合作技术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工程落地示范和国际标准布局等工作。
本届研讨会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沼气学会、北京农业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研讨会旨在为沼气工程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平台,并致力于推动各国专家携手开展BECCUS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和支撑各国低碳发展目标。
生物能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团队的周宇光副教授、李煜博士全程组织了本次研讨会,博士研究生邓云、周丽君,以及硕士研究生付永坤、于耀鸿、强经纶、刘钢凡、任思豪等全程参与会议筹备。
来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2025年智能计算与工业工程国际会议(IACICIE 2025)【2025-05-27】
2025年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WNSP 2025)【2025-06-12】
2025 年第三届通信,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CCCAI 2025)【2025-06-20】
2025年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研究国际学术会议(CVML2025)【2025-10-24】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GSRA学术会议 23872
-
名校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7873
-
VREAFEW 23800
-
ALIBABA 23818
-
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55
-
佛山市份额无法 17836
-
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7847
-
AA 7878
-
大连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1841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791
-
中国医促会骨委会 1829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20787
-
上海天佑公司 22886
-
美国科研出版社 1809
-
APISE 23937
-
中国化工学会 20854
-
中昊科隆展览有限公司 7842
-
上海新相印图册制作有限公司 17802
-
广东瑞图万方科技优先公司 17778
-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技成果转 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