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宇航学会“空间站及其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9/06
面对浩瀚的星辰大海,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中国的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展现。中国空间站已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成为功能完善、国际先进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研究平台;同时,面向天文应用的大光学设施正在紧锣密鼓研制中。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为了通过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空间站平台的高效、科学利用,2023年8月29日,由上海市宇航学会空间应用专委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小组联合主办的主题为“空间站及其应用”的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功举行。
上海市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匡定波院士、上海市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孙胜利、上海市宇航学会秘书长王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等领导,与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新华医院、东方医院、宁波大学等单位的36位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主任、上海市宇航学会空间应用专委会委员郑伟波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主任、上海市宇航学会空间应用专委会主任危峻研究员通过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和上海市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孙胜利研究员到会致辞,祝贺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张伟研究员作了题为“载人空间站科学与应用规划”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空间站现有的科学平台情况和后续空间应用领域的规划。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郑振亚研究员介绍了空间光学深场观测历史及其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生命科学实验设施及应用情况;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郝蕾研究员介绍了空间天文紫外/光学/红外光谱科学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贾建军研究员介绍了高精度时频科学实验系统研制及在轨测试情况;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刘学超研究员介绍了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装置与应用研究情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吕德胜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冷原子微波钟及其在轨实验情况。
来源上海市宇航学会“空间站及其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山西大学 17826
-
大连四叶草会展有限公司 7770
-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 17768
-
中旅体育旅行社 1868
-
上海士研传媒 23777
-
北京外国语大学 17878
-
WW 7840
-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24060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2879
-
云南中国国旅商务服务部 17806
-
apise 22987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781
-
湖北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830
-
武汉赛思会务有限公司 23817
-
江苏会旅投资有限公司 17815
-
合肥南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7836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17952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7827
-
ofweek 23797
-
2015能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国际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