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电机系李琦课题组报道250℃极耐温电容储能薄膜材料

2024/04/11

近日,清华大学电机系李琦副教授课题组在耐高温电容储能薄膜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课题组提出分子结构单元模块化定制组装的设计思路,通过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实验测试分析揭示了影响高温介电储能特性的关键分子结构因素,最终制备得到在250℃极端温度条件下具有目前最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电介质薄膜。

可再生能源并网、新能源汽车、地下资源开采和先进电磁能装备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要求先进电子材料和器件能够在的严苛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150 °C至250 °C)。然而,作为电子器件和能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件之一——薄膜电容器,目前仅能在105 ℃以下使用,主要受限于常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在高温、高电场条件下电导损耗大、发热严重、容易发生热失控这一瓶颈问题。

课题组利用机器学习对由21种单体组成的110种聚酰亚胺类大分子结构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能带隙宽度(Eg)进行了高通量预测。通过将分子结构拆分成不同的结构单元,以模块化组装的策略合成并系统研究了其中12种聚酰亚胺类大分子,得到了每种结构单元对材料Tg和Eg的量化影响,从而实现可定制化获得具有目标性能的聚合物分子结构(图1)。

20220427-电机系李琦课题组报道250℃极耐温电容储能薄膜材料-无-结构单元的模块化组装以及对材料性能的量化影响.png

图1.结构单元的模块化组装以及对材料性能的量化影响

传统认为,电介质的Eg是决定高温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长期以来在探寻耐高温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中始终以Eg这一指标为导向。课题组发现,在这一系列聚酰亚胺类大分子中,当Eg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导电机理发生转变,继续增大Eg并不能持续提升材料的高温介电储能性能。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仅依靠提升Eg的设计思路无法突破这类材料的使用温度上限。

课题组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实验测试揭示,在该情况下,材料的高温介电储能性能跟聚合物中相邻共轭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小密切相关(图2)。依据这一新的认知,课题组通过结构单元定制化组装最终分别设计制备了在150 ℃、200 ℃和250 ℃下具有优异高温储能性能的电介质聚合物(图3)。例如,在250 ℃极端温度下,充放电效率在90%以上的能量密度达到2.1J/cm3,为目前报道最高水平。

20220427-电机系李琦课题组报道250℃极耐温电容储能薄膜材料-无-共轭平面间的二面角及材料的电导机制.png

图2.共轭平面间的二面角及材料的电导机制

20220427-电机系李琦课题组报道250℃极耐温电容储能薄膜材料-无-不同分子结构材料的高温储能性能.png

图3.不同分子结构材料的高温储能性能

本研究得到的高性能耐高温电介质聚合物全部由成熟的溶液法二步反应合成,单体来源于商业化产品,这使得这类耐高温介电薄膜的规模化制备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这项研究的设计思路还可扩展到其他介电聚合物体系,对耐高温介电储能薄膜的开发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高温电容储能聚合物电介质的结构单元定制组合设计”(Designing Tailored Combinations of Structural Units in Polymer Dielectrics for High-Temperature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电机系博士后王瑞和2020级博士生朱雨杰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琦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电机系何金良教授和胡军教授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国际学术会议(ICCHDP 2025)(2025-9-12)

第三届能源、材料科学与工业制造国际会议(EMSIM)(2025-9-23)

2025现代教育与应用心理学国际会议(ICMEAP 2025)(2025-8-30)

2025年材料科学、光电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国际会议(MSOITTI 2025)(2025-8-20)

2025年量子物理、 密码学与通信技术国际学术会议(QPCCT 2025)(2025-9-19)

2025年创新管理、教育与社会学国际会议(IMES 2025)(2025-8-12)

2025机电工程、机械装备与智能化国际会议(MEEMEI 2025)(2025-9-8)

2025年数据安全与通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DSCT 2025)(2025-9-13)

2025年胶体与界面化学国际会议(ICCIC 2025)(2025-8-30)

2025年计算机、数据驱动与智能电力系统国际会议(CDDIPS 2025)(2025-9-20)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