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陈立辉团队与南京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与海外合作者运用Zn同位素示踪地球深部碳循环取得进展
2024/04/22
![]() |
图 锌同位素示踪地幔HIMU组分的形成及其与地表物质循环过程的联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30310、41973001)等资助下,西北大学陈立辉团队与南京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德国马普化学所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运用洋岛玄武岩的Zn同位素组成示踪下地幔深部的再循环碳酸盐组分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深部地幔中存在再循环碳酸盐的锌同位素证据(Zinc isotopic evidence for recycled carbonate in the deep mantle)”为题,于2022年10月1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789-6。
地表的碳酸盐能否通过板块俯冲进入下地幔是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起源于下地幔的地幔柱上升到上地幔浅部后会发生熔融,产生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 OIB),因此OIB是了解下地幔物质组成的主要途径。由于地表碳酸盐相对于正常地幔具有明显偏重的锌同位素组成,因而OIB的锌同位素组成可以用于示踪下地幔中是否存在再循环的地表碳酸盐组分。基于此,该团队选择来自南太平洋Cook-Austral群岛和南大西洋St.Helena火山岛的经典HIMU型OIB样品(206Pb/204Pb>20.5)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精度锌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这些HIMU型OIB的锌同位素组成(δ66Zn =0.38±0.03‰)明显偏重于正常地幔(δ66Zn =0.16±0.06‰)和绝大多数其它大洋玄武岩(δ66Zn =0.31±0.10‰)。
模拟计算表明HIMU型OIB明显偏重的锌同位素组成特征无法由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产生。锌同位素(δ66Zn)与锇同位素(187Os/188Os)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表明偏重的锌同位素组成是HIMU组分地幔源区的固有特征,且与再循环物质有关。结合这些玄武岩的其它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其源区为碳酸盐化的橄榄岩。当地表碳酸盐沉积物俯冲至地幔过渡带时会发生熔融,产生的碳酸盐熔体会交代周围的地幔橄榄岩,从而产生碳酸盐化橄榄岩;碳酸盐化橄榄岩随俯冲板片一起进入下地幔,并在核-幔边界长期存留,其Sr-Nd-Pb同位素组成演化为HIMU特征;这种碳酸盐化橄榄岩最终由上升的地幔柱携带至上地幔浅部发生熔融,产生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HIMU型OIB。
该研究不仅厘清了HIMU型玄武岩和地幔HIMU端元的成因,还为地表碳酸盐参与地球内部过程提供了可信的证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950
-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1061
-
海南省人民医院 24023
-
北京环球北方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7931
-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20967
-
hksme 22893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065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2111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3187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111
-
浙江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18053
-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2122
-
辽宁铁岭福香居 21024
-
北京鑫隆鸿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17963
-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3019
-
重庆创意会展有限公司 24007
-
中国东方航空 17919
-
SS 7932
-
南京海旗新科技有限公司 7994
-
深圳市长征咨询策划有限公司 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