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张明君教授研究团队在口服给药微针机器人领域取得进展

2024/03/26


 肠蠕动驱动的仿刺鲀口服给药微针机器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173200、62350710211、62173198)资助下,清华大学张明君教授研究团队与徐静副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交叉合作,在口服给药微针机器人的“感知-驱动一体化柔顺控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利用肠蠕动驱动的微针机器人实现生物药物的无痛口服递送(Pain-free oral delivery of biologic drugs using intestinal peristalsis–actuated microneedle robots)”为题,于2024年1月5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7067。

  当前,生物大分子类药物在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此类药物无法直接被胃肠道吸收,因此研究能够突破口服递送瓶颈的给药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社会价值。但是,现有研究大多缺乏对胃肠道运动特性的考虑,普遍利用外场或者通过弹簧等机械结构的弹性势能来驱动口服给药机器人,难以实现对机器人与胃肠道交互的有效控制,导致药物递送效率受限,且其刚性结构容易导致消化道损伤。

  针对上述领域痛点,研究团队巧辟蹊径,发明了肠蠕动驱动的柔性可降解微针机器人,实现了生物类药物的安全口服递送。首先,研究团队探究了肠道蠕动的压强和“收缩-舒张”周期等动力学特性和规律,为口服给药机器人与肠道动态交互过程的力学建模奠定了基础。其次,基于上述力学特性设计了仿刺鲀口服给药机器人,建立了可降解水凝胶机器人的力学平衡模型,优化了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弹性模量、填充率和微针形状等关键参数,实现了机器人与肠道交互过程中的柔顺控制。最后,在14头巴马猪体内进行的实验表明该口服给药微针机器人的胰岛素递送效率较直接口服提高了三十余倍,推动了生物类药物口服递送领域的发展。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年超快光学与激光设备国际会议(ICUOLE 2025)(2025-6-13)

2025年经济转型与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CETID 2025)(2025-6-22)

2025年第四届能源、水和环境国际研讨会(SEWE 2025)(2025-6-6)

2025年电气工程与传感检测技术国际会议(EESDT 2025)(2025-5-17)

2025年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国际会议(ICESEP 2025)(2025-6-8)

2025年声学、物理学与应用力学国际会议(ICAPAM 2025)(2025-6-13)

202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工业建筑国际会议(ICCECTIC 2025)(2025-5-28)

2025年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国际会议(ICLCCC 2025)(2025-6-8)

2025年环境工程、土壤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EESRSAD 2025)(2025-5-24)

2025年新能源材料、电气工程与控制国际会议(NEMEEC 2025)(2025-6-15)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