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物学家》封面首次出现汉字形象 ——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植物生态地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04/24
![]() |
图《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封面:中国汉字中栎树为“橡”,意思为强壮、值得信赖、大象般的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1060)的资助下,北京林业大学杜芳教授等科研人员与法国科学家合作,揭示了植物生态地理特征替代的新机制。研究成果以“混合栎类中的非对称特征替代(Asymmetric character displacement in mixed oak stands)”为题,于2022年6月17日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线上以封面形式报导,以汉字“橡”来传达中国栎类研究者的声音(图)。论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8311?campaign=wolacceptedarticle。
经典的生态地理特征地域替代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研究领域,研究团队将其拓展到固着生长的植物,提出地理“微同域和微异域”的概念模型,认为地理环境因子和遗传因素均会对物种的性状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是非对称的,而这种非对称的影响应与和物种的进化历史有关,比如演替早期物种应对地理环境的变化较为稳定,而演替晚期物种则能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态资源,性状分化随地理环境变化更明显。研究团队基于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两种栎类树种地理分布特征,证明了以上假设并揭示了植物生态地理特征替代的非对称新机制。
研究团队利用叶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栎类多样性及分化的持续性研究,检测了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槲栎和槲树在微同、异域种群中的叶性状和遗传分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微同域种群中两物种之间存在更大的叶型和遗传分化,而且此分化不依赖于环境,且在演替晚期物种(槲栎)中分化更强,证明由于对地理环境资源的竞争造成的非对称的种间竞争压力是导致非对称特征替代的主要原因。该研究阐明了一种植物特征替代机制,为植物生态地理学综合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中华口腔医学会 22988
-
BIT 20935
-
中国睡眠研究会 21046
-
第二届先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 24033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890
-
赛思会务 23182
-
上海新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8106
-
赤峰九天国际酒店 17920
-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21124
-
工业催化杂志社 1805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878
-
昆明兴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222
-
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 24029
-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062
-
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 23032
-
上海宝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44
-
中国能源学会 24016
-
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4144
-
生物谷 23056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