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全球农田氨减排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1
![]() |
图 2018年全球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农田氨排放因子(a,b,c)与排放强度(d,e,f)的高分辨率(5弧分×5弧分)数据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25702、42277086、42321004)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郑一教授、徐鹏助理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单位学者,在全球农田氨排放定量计算与管理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以“面向全球农田氨减排的肥料管理(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global ammonia emission reduction)”为题,于2024年1月3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020-z。
氨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于雾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农田排放是氨的首要人为源,且主要来自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在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削减农田氨排放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农田氨排放的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尚缺乏全球范围的高分辨率数据,导致全球农田氨排放总量不清、减排潜力不明,阻碍了世界各国的减排工作。
研究团队收集整理了全球2775个站点年(site-year)的氨排放率田间观测数据,成功训练和验证了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完成历史基准(2018年)与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全球高分辨率模拟,产出5弧分(约10 km)网格尺度的全球农田氨排放数据集。研究表明,2018年,全球水稻、小麦和玉米种植的氨排放总量为4.3 Tg N,三大作物分别贡献41%、30%和29%。这一新估计显著低于以往,主要原因是之前研究未全面、细致考虑肥料管理措施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效肥选用、深施等肥料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但也受当地气候、土壤、水文、作物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凸显因地制宜进行农田肥料管理的重要性。在基准情景下,通过优化农田肥料管理,全球三大作物最高可实现1.6 Tg N的减排量(减排38%),小麦、玉米和水稻分别贡献26%、27%和47%的减排量。由于气候变暖,未来农田氨排放将进一步加剧。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在SSP1-2.6和SSP5-8.5排放情景下,2030-2060年间全球农田氨排放总量将分别增加4.0%和5.5%。不过,优化农田肥料管理的减氨潜力仅需兑现15%即可抵消这部分增量。
这项研究给出了全球农田氨排放的高清图景,识别了排放热点区域和减排优先路径,为世界各国制定相关的农业、环保政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研究还指出,当前全球的农田氨减排实践面临着经济成本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不足等重要障碍。研究成果对于防治雾霾、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示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零饥饿”“良好健康和福祉”“应对气候变化”等)达成的巨大潜力。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北京五彩纷呈 23035
-
北京信业达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286
-
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20953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3940
-
FVDAGWE 2011
-
北京大学中文系 22943
-
东北亚开发研究院所业经济研究所 24062
-
全国高管委细胞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 1920
-
湖南大学 1864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1928
-
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8015
-
武汉科技大学 22982
-
WILL 8157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1144
-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8018
-
重庆大学 21040
-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1096
-
庆格尔泰(武汉)文化有限公司 1910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1857
-
长春工程学院 2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