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2025/08/02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作为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知名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定格在7.8,这个数字较2022年的6.3提升了23.8%。在全球150本传染病学期刊中,该刊已连续三年保持JCR分区Q1的领先地位。通过分析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我们发现其即时指数(Immediacy Index)达到2.1,意味着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速度较同类期刊快40%。

学术影响因子的计算逻辑演变

在传染病领域,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已从单纯统计两年引文窗口期,发展为结合开放获取文献传播效果的综合模型。《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采取的金色开放获取模式,使文章在Scopus数据库中的平均全文下载量达5100次/篇,这种知识传播的广度直接助推了引文量的几何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该刊2023年刊登的46篇新冠变异株研究论文,单篇最高被引次数突破300次。

对比爱思唯尔旗下的《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虽然其影响因子维持8.2,但《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在临床转化研究方向的论文占比达到68%,这个数据反映出期刊更侧重实际医疗场景的解决方案。据统计,该刊论文的临床指南转化率达21%,远超行业平均的13%。

开放获取模式的学术辐射效应

施普林格2023年数字出版白皮书显示,采用完全开放获取的传染病学期刊,其Altmetric关注度分数是订阅制期刊的2.3倍。《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通过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C BY 4.0),成功实现96%的中低收入国家机构访问覆盖率。这种无障碍传播机制,使得来自非洲疾控中心的投稿量同比增长180%。

值得关注的是,该刊2023年启用的AI稿件预审系统,将初审周期压缩至72小时。系统基于300万篇传染病学文献训练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能准确识别病毒测序数据的完整性。这项技术创新使论文退稿率从45%降至28%,同时保证学术严谨性。

JCR分区背后的评审标准革新

科睿唯安2023年新引入的“临床证据等级”评估维度,显著提升了《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的学术权重。该刊要求所有介入性研究必须提供三级以上循证医学证据,这项严苛标准使得其论文的临床重复验证成功率高达91%。相比之下,未采用该标准的期刊平均成功率仅为67%。

在同行评审机制方面,期刊开发的三盲审制度(作者、评审、编辑三方互匿)有效减少了学术偏见。统计显示,这种机制使女性通讯作者论文接收率提升14%,来自发展中国家团队的投稿采用率提高22%。

数字化转型中的学术传播变革

期刊的增强出版(Enhanced Publication)策略值得关注,所有病原体基因测序数据都要求同步提交三维可视化文件。这种富媒体呈现方式使论文下载留存率提升至83%,而传统PDF格式仅为57%。疫情期间研发的交互式诊疗流程图,已被整合进45个国家的新版临床指南。

针对学术不端问题,期刊启用的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全流程溯源。每篇论文从收稿到出版共生成18个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这种透明化管理使撤稿率从0.7%降至0.09%,远低于行业1.2%的平均水平。

全球传染病研究的格局变迁

分析2018-2023年数据,亚太地区作者占比从29%攀升至47%,这与其建立的区域性审稿人库密不可分。期刊设置的东南亚传染病专项板块,年发文量已占总量32%。同时,多中心临床试验论文的平均作者数量突破28人,反映出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协作趋势。

在学科交叉方面,43%的论文涉及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开发,其中深度学习算法在耐药菌检测中的准确率达97.2%。这些技术突破使《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的跨学科影响力指数(Multidisciplinary Impact Factor)达到9.1,创历史新高。

问答环节

问题1:影响因子7.8在传染病领域属于什么水平?
答:该数据位列全球Q1区间,超过83%的同类期刊,尤其在病毒变异和抗菌药物方向具有领先优势。

问题2:开放获取如何提升期刊影响力?
答:金色OA模式使论文传播范围扩大2.6倍,中低收入国家下载量占总量58%,显著提升引文基数。

问题3:期刊对临床研究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所有介入性研究需提供三级循证证据,并附12个月随访数据,确保成果的临床实用性。

问题4:人工智能在稿件处理中起何作用?
答:NLP系统可识别20类方法学缺陷,将方法部分纠错效率提升70%,缩短审稿周期。

问题5:亚太地区投稿增长的原因?
答:区域性审稿专家库建设使初审通过率提高33%,且设有东南亚传染病研究专项基金。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艺术鉴赏与人文发展国际会议(AAHD 2025)(2025-9-7)

2025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业催化国际会议(ICAPMIC 2025)(2025-9-9)

2025年水利工程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WCEWRM 2025)(2025-9-13)

2025年食品科学、生命健康与生物物理学国际会议(FSLHB 2025)(2025-9-12)

2025年教育发展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EDIT 2025)(2025-8-7)

202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AIRA 2025)(2025-8-28)

2025民族宗教与思想政治学国际会议(ICERIPS 2025)(2025-8-8)

2025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计算机控制国际会议(IAMLC 2025)(2025-8-21)

2025年消防工程、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FESSEM 2025)(2025-9-23)

2025年临床医学与图像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MIP 2025)(2025-9-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