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中法中心在《自然》发表在中国陆地碳汇研究中的新进展
2024/04/24
陆地生态系统可通过其碳汇功能有效吸收大气二氧化碳(CO2),减缓气候变暖。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既是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多样,这使得基于“自下而上”的清查方法准确估算我国陆地碳汇面临诸多挑战。同时,《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明确提出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利用大气反演系统来估算、验证区域碳收支的必须性。然而,目前我国高标准的地面CO2浓度观测站点仍然较为稀疏,这导致基于“自上而下”的反演方法估算陆地碳汇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法地球系统模拟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领导的研究团队重新核算了我国的陆地碳汇大小。该研究采用全球二氧化碳反演模型(CAMS)对中国陆地碳汇进行估算,发现修正横向碳通量后,中国2010—2016年平均陆地碳汇的合理反演估计约为9.2亿吨CO2/年;如果在反演过程中包含香格里拉朱张站的CO2浓度观测,则可能得到25.7亿吨碳CO2/年的反演结果。为阐明这一差别的原因,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型对香格里拉朱张站的观测足迹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先前研究使用香格里拉朱张站观测的CO2浓度作为其所在的粗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型网格的平均CO2浓度,使得该区域春季和夏季CO2浓度被显著低估,最终导致粗分辨率的反演模型高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碳汇。
香格里拉朱张站观测足迹分析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根据近10年我国森林清查数据和其它清查资料,更新了“自下而上”的同期中国陆地碳汇估计。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增加速率约为每年2.8亿吨碳(折合吸收10.3亿吨CO2),与“自上而下”的碳汇反演估算结果较为吻合。
中国陆地碳汇的反演估算
这一研究重新评估了我国陆地碳汇大小,修正了2020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大气反演研究对我国陆地碳汇的过高估计,为我国大气反演陆地碳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评估陆地碳汇在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于2022年3月16日以“The size of the land carbon sink in China”为题发表在《自然》杂志。汪宜龙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王旭辉研究员和朱丹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苏州抗衰老学会 20832
-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17853
-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17827
-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 17800
-
张家港达人网络有限公司 17814
-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2763
-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 20914
-
志翔领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7841
-
北京当代联合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7747
-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23857
-
WILL 1962
-
北京木兰创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22796
-
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 17836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29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826
-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 22803
-
深圳市威克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2783
-
Academy of Engin 1832
-
IWCST2018会务组 22817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