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电卡制冷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14


图 (a)铁电高分子的电卡制冷效应;(b)铁电高分子的电致伸缩效应;(c)自驱动电卡制冷器件热力学循环;
(d)电-力、电-热双功能薄膜制冷系统运行模式;(e,f)分布式、轻量化、高能效的芯片降温应用效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76127)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钱小石教授团队在电卡制冷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高能效自驱动高分子制冷器件(Self-oscillating polymeric refrigerator with high energy efficiency)”为题于2024年5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375-3。

  电卡制冷技术具有电能损耗小、能效高、零温室效应潜能以及易于小型化、轻量化等优势,有望替代现有制冷剂。研究团队利用分子缺陷修饰的方法,通过调整高分子中的缺陷比例,使得目标高分子在外加电场(66.7 MV/m)下,表现出9 K的绝热温变和1.9%的面内应变。改性后的高分子薄膜无需额外的机械驱动力输入,在电场作用下同步产生位移和冷热变化,实现了材料即器件、器件即材料的自驱动制冷效果。

  该器件能够在制冷和热泵工况下拉开大约4 K的温宽。研究人员将传统制冷系统测试技术引入电卡制冷系统性能测试中,搭建了适用于薄膜电卡制冷系统的焓差台,并分别独立地严格控制热源和热沉的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4 K工作温宽条件下,该器件可以输出2.7 W/g的制冷功率密度,对应的COP为24,实现了约32%的热力学完善度。由于无需外加驱动部件,器件空间利用率高,其单位空间上的制冷功率密度相比于其他电卡制冷器件提升了近百倍。此外,凭借其轻质、体积小、能耗低和柔性等诸多优势,该器件可以对小空间内的芯片等发热元件进行实现针对性、高效率和智能化制冷。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金融科技、投资学与统计学国际会议(FTIS 2025)(2025-8-6)

2025风能、能源转换与低碳发展国际会议(WEECLD 2025)(2025-8-29)

2025年机械工程、自动化科学与控制系统国际会议(MEASCS 2025)(2025-9-12)

2025年计算机信息学与大数据分析国际会议(ICIBDA 2025)(2025-8-5)

2025农业技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ATMBB 2025)(2025-9-16)

2025年传感器与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学术会议(SSHM 2025)(2025-9-11)

2025年第三届亚洲图像图形研讨会(ASIG 2025)(2025-11-28)

2025年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国际会议(ICMPCCE 2025)(2025-9-22)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ICFTRM 2025)(2025-8-20)

2025年地质、测绘与资源勘探开发国际会议(GSMRED 2025)(2025-9-2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