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发现定位于突触小泡的新型转运体

2024/04/28

在神经系统中,化学突触传递依赖于突触小泡中储存的特定神经递质及其在神经细胞活动时的释放。突触小泡定位的神经递质转运体介导了小分子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上的摄取和富集[1],进而决定了神经元输出的信号类型:如兴奋性的谷氨酸能信号、抑制性的GABA能信号等。因此,了解这类转运体对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以来只有少数定位于突触小泡的神经递质转运体被报道,是否存在新型的神经递质转运体仍然未被系统性地研究和回答过。

近日,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在eLif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Localization, proteomics, and metabolite profiling reveal a putative vesicular transporter for UDP-glucose”的研究论文,通过大规模筛选对可能定位于突触小泡的转运体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其中定位于突触小泡的SLC35D3为UDP-葡萄糖转运体。

目前已知定位于突触小泡的神经递质转运体均属于溶质转运体(Solute Carrier,SLC)家族,且该家族约450个成员中超过半数仍然缺乏深入研究[2]。基于此,作者对该家族中的361个成员进行了神经元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已知突触小泡定位的神经递质转运体为筛选标准,作者发现40个候选转运体能够定位于突触小泡。为确认这些转运体是否存在于内源突触小泡,作者对亲和纯化的内源突触小泡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上述候选转运体中有7个可在内源突触小泡中检测到,其中包括SLC35家族的部分孤儿转运体如SLC35D3。进一步电镜实验确认SLC35D3可定位于突触小泡(图一)。

图1 荧光成像与电镜成像显示SLC35D3转运体可定位于突触小泡。(A) Top: 荧光成像筛选突触小泡定位的SLC转运体示意图。Bottom:SLC35D3与突触小泡特异蛋白SYP共定位。比例尺:10 μm。(B) Top:电镜探究SLC转运体亚细胞定位示意图。Bottom:SLC35D3-APEX2电镜成像。红色箭头:转染SLC35D3-APEX2电镜标签的神经元中突触小泡。蓝色箭头:未被转染的神经元中突触小泡。比例尺:500 nm。

为了探索孤儿转运体SLC35D3可能的底物,作者通过靶向代谢小分子的分析方法寻找过表达SLC35D3的囊泡中被富集的代谢小分子。由于已知的SLC35家族成员普遍转运核苷酸-糖类小分子,因此SLC35D3的底物有可能具有类似化学结构。靶向该类分子的检测发现,过表达SLC35D3的囊泡中UDP-葡萄糖的含量显著增加。放射性同位素小分子摄取实验证实SLC35D3可以特异性地转运UDP-葡萄糖。

图2突触小泡定位的UDP-葡萄糖转运体示意图

有趣的是,前人对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发现P2Y14受体可被UDP-葡萄糖激活[3],这进一步提示UDP-葡萄糖有可能作为新型胞外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综上所述,对突触小泡定位的新型转运体及其底物的探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也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PTN项目博士生钱城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博士武照伐、孙荣浡、余华晟、曾健智对文章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对该课题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该研究受到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委等科研项目支持。

Reference

[1] Blakely, R.D., and Edwards, R.H. (2012). Vesicular and Plasma Membrane Transporters for Neurotransmitters. Csh Perspect Biol 4.

[2] Cesar-Razquin, A., Snijder, B., Frappier-Brinton, T., Isserlin, R., Gyimesi, G., Bai, X.Y., Reithmeier, R.A., Hepworth, D., Hediger, M.A., Edwards, A.M., et al. (2015). A Call for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olute Carriers. Cell 162, 478-487.

[3] Chambers, J.K., Macdonald, L.E., Sarau, H.M., Ames, R.S., Freeman, K., Foley, J.J., Zhu, Y., McLaughlin, M.M., Murdock, P., McMillan, L., et al. (2000).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or UDP-gluco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5, 10767-10771.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交通运输国际会议(MLSCMT 2025)(2025-9-3)

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与动力电池国际学术会议(AVPB 2025)(2025-9-18)

2025年媒体传播、艺术与文化国际会议(ICMCAC 2025)(2025-8-5)

2025电网系统、智能电力与控制科学国际会议(GSIPCS 2025)(2025-8-23)

2025年农业、畜牧业与食品科学国际会议(IACALFS)(2025-11-8)

2025年公共卫生与生物医学自动化国际会议(ICPHBA 2025)(2025-9-12)

2025年声学、信号处理与噪音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ASPNC 2025)(2025-8-18)

2025年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ICLCEEP 2025)(2025-8-10)

2025数据科学、商业分析与科研计算国际会议(DSBASC 2025)(2025-8-9)

2025年能源资源与环境污染、治理国际会议 (EREPC 2025)(2025-8-1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