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肖旭东教授团队在窄带隙铜铟镓硒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12/30
新闻网讯(通讯员宫俊波)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旭东、宫俊波团队关于窄带隙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叠层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为“Highly Efficient Narrow Bandgap Cu(In,Ga)Se2Solar Cells with Enhanced Open Circuit Voltage for Tandem Application”(《具有增强开路电压的高效窄带隙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用于叠层应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俊俊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肖旭东教授和宫俊波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叠层太阳能电池近年来成为研究的前沿方向,因为它们有望在实际应用中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固有的肖克利-奎瑟效率极限。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通过调控In/Ga比例,可实现带隙接近1.0 eV,其叠层电池理论转换效率可超过45%,是作为叠层电池底电池的理想选择。在CIG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Ga的梯度分布设计至关重要。目前窄带隙CIGS吸收层的Ga梯度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纯CIS吸收层、背表面单梯度CIGS吸收层和双梯度CIGS吸收层。吸收层背表面的Ga有利于载流子传输和界面复合的减少,而前表面的Ga则有利于拓宽PN结处的带隙宽度,从而提升开路电压。然而,在高温生长过程中,Ga容易向吸收层中部扩散,导致最低带隙区域带隙增加。
该研究通过在传统三步法基础上预沉积一层高Ga含量的CIGS层,并结合第二阶段生长过程中达到化学计量点([Cu]/([Ga]+[In])=1)后进行Cu过量沉积的技术,显著抑制了Ga和In的相互扩散。SIMS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扩大了最低带隙区域的宽度,同时降低了最低点的带隙,实现了理想的“U”型梯度分布。随后,研究团队将RbF后处理工艺应用于CIGS电池中,成功在1.01 eV带隙下实现了20.37%的光电转换效率(认证效率为20.26%),开路电压损失仅为368 mV。此外,将窄带隙(1.01 eV)的CIGS电池与宽带隙(1.67 eV)的钙钛矿电池组装成四端叠层电池,叠层效率达到了29.02%,其中CIGS底电池贡献了创纪录的10%的绝对效率。这项工作通过对CIGS吸收层前后表面Ga梯度的精确调控,成功制备出高效的窄带隙CIGS太阳能电池,为未来叠层电池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武汉大学“双一流”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双碳”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的支持,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提供了设备和技术帮助。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七台河市信访局 17896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3146
-
上海遐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8021
-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7930
-
北京 24358
-
科严文化 1992
-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24137
-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 21080
-
深圳市富士康 18059
-
中国科技大学 2124
-
世安居不动产 18089
-
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792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8137
-
北京恒跃展览有限公司 8020
-
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4135
-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21242
-
北京 23049
-
APISE 22897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1990
-
汉斯中文出版社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