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航院邵玥、李博课题组在力学驱动消化道类器官构建及其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3/29
利用干细胞高效、高保真地构建消化道类器官,对研究人类消化道发育及疾病发生机理、推动干细胞疗法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通过模拟早期胚胎肠管的发育过程,可诱导人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形成具有胃、肠、食道、肺等器官特征的一系列消化道类器官模型。然而,现有方法效率较低、可重复性差、难以进行标准化制备,且人们对调控消化道类器官形态发生的机制尚缺乏深刻的理解,严重阻碍了消化道类器官构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图1.(a)µGSG构建内胚层来源类器官的流程示意图;(b)类器官前体出芽发生的明场图;(c)类器官前体出芽发生的荧光图;(d)微图案荧光图及类器官前体发生过程的明场图;(e)对µGSG产生前体长时程培养(Day34)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邵玥副教授、李博副教授课题组在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力学增强的消化道类器官构建及其失稳驱动的形态发生机制”(Mechanically enhanced biogenesis of gutspheroids with instability-drivenmorphomechanic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力学调控、通用、高效的消化道类器官构建体系µGSG(micropatterned gut spheroidgenerator)(图1)。该体系基于微限域培养方法,可以大幅提高胃、肠、肺、食道等多种区域特异化类器官的生产效率。利用µGSG所构建的类器官,具有和传统方法一致的仿生度,却突破了传统方法效率低、可重复性差、且无法标准化生产的瓶颈,或将有力促进消化道类器官构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µGSG提高类器官形态发生效率的机制不依赖于细胞培养的几何边界条件(即微图案的形状和尺寸),呈现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规律。通过结合实验观测和活性相场理论模型,发现通过机械力诱导的细胞聚集及多层堆叠是促进类器官高效生成的必要条件,并揭示了力学失稳(instability)是驱动由干细胞发育而来的消化道组织出芽(budding)、成球(pearling)、断裂(fission)的形态力学机制,成功预测了实验所观测到的单分散类器官形态,并利用生物力学相图刻画了组织表面张力调控的形态发生过程(图2)。总体上,这项工作揭示了组织表面张力和力学失稳调控组织形态发生的力-生物耦合新范式,为类器官构建与深入研究组织形态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图2.力学失稳驱动的类器官形态发生机制:(a)组织柱断裂前不同天数的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染色图;(b)组织柱断裂前不同天数的细胞骨架的荧光分布统计;(c)前体球形态发生的活性相场模型示意图;(d)组织柱断裂产生前体球的模拟结果;(e)通过活性相场模型预测前体球大小;(f)前体球不同形态发生阶段的相场图
邵玥副教授与李博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林峰副研究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后李夏、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研究生孙诗语、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钟艺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傅剑平教授也参与了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华大学笃实专项等的资助。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 20888
-
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17788
-
亚洲财富论坛 17753
-
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 22821
-
fdcv 22728
-
山东视联风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25
-
广东省珠海市当当大道 17840
-
泰安市迈迪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17900
-
湖北文理学院 20812
-
北京博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886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829
-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 20787
-
深圳市汉威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17807
-
武汉科技大学 22854
-
北京嘉城信合汽配贸易有限公司 20826
-
국제 23863
-
上海电机制造协会 17865
-
北京久久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23913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2821
-
杭州译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