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化化学学院刘志博团队在《自然》发文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2024/05/24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教授团队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类核药物设计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及优异的临床研究数据,有望改写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该工作基于现代共价药物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类新型药物形式,即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CTR),并从分子、细胞、小鼠及患者层面验证了该平台技术的有效性,突破了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为泛癌种靶点)靶向放射配体因肿瘤摄取、滞留不足导致疗效不佳的瓶颈(图1)。据了解,这是Nature杂志自1977年以来首次发表核素治疗相关的工作。

图1 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CTR在体内的工作模式如图1b所示。CTR可以是一个三功能配体,通过在适宜位置和取向上安装基于二代“点击化学”硫(Ⅵ)-氟交换反应(SuFEx)的“潜弹头”(latent warhead),实现配体在不损失亲和力的情况下对靶蛋白的共价连接,从而将携带核素的螯合剂不可逆地修饰到靶蛋白上。当CTR到达肿瘤时,先非共价地结合靶标,后通过邻近效应加速不可逆的共价连接,在加强亲和力的同时将肿瘤清除率降至最低。而其他未结合靶标的自由CTR则被快速排出体内。得益于“潜弹头”的相对生物正交性,CTR的脱靶共价连接有限,因此其系统毒性可被有效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在人体中含SuFEx共价弹头分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验证了其在放射配体这一新兴药物形式上的匹配性。

1. CTR-FAPI不可逆地选择性共价连接FAP

对共价弹头的合理应用是CTR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FAP口袋残基的分析和共价对接,研究者在小鼠肿瘤模型中的初步研究发现:尽管在现有放射配体FAPI-04上安装磺酰氟弹头可提高肿瘤摄取,但存在由于弹头反应活性过高导致的稳定性问题。经弹头筛选,研究者采用放射自显影(Autoradioluminography)发现安装间位取代的氟代硫酸脂弹头不仅可在试管中实现超过80%的FAP共价结合,且在6天内几乎没有解离。进一步,研究者通过二级质谱分析,发现所设计CTR-FAPI分子的共价连接残基位点主要为Y210和Y450,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其共价结合构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关于共价药物的一个普遍担忧是难以预知的脱靶毒性。由于放射配体普遍具有高亲水性且包含多电荷螯合剂,大多数放射配体对细胞膜的被动渗透性有限,因此CTR对胞内蛋白的脱靶作用可能不是问题。研究人员主要考察了CTR-FAPI对FAP同源膜蛋白的选择性,发现其仍能保持104倍的高度FAP选择性。此外,在小鼠血浆和患者尿液中,CTR-FAPI也显示出极低的脱靶反应性。

2. CTR-FAPI展现更佳的PET成像对比度

图2 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在动物模型中显示更高的肿瘤摄取

基于一系列分子实验和细胞验证,研究人员分别在FAP高表达的细胞来源移植小鼠模型(Cell-derived xenograft,CDX)和患者来源移植小鼠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中进一步验证,发现Ga-68(t1/2="67" min)标记的CTR-FAPI(即[68Ga]Ga-FAPI-mFS)显示出比原始FAPI高2倍以上的肿瘤摄取,而健康组织中的摄取迅速清除(图2)。在一项初步的肿瘤成像临床研究中,这一策略比其他方法(包括传统FAPI-PET/CT)识别出了更多的甲状腺髓样癌病灶,并通过手术和病理研究确认了这些病灶为真阳性(图3)。以上结果说明CTR-FAPI有潜力成为下一代更高灵敏度的FAPI-PET探针。

图3 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在癌症病人中灵敏度高,可以发现现有药物难以诊断的肿瘤病灶

3. CTR通过提高滞留增强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图4 [177Lu]CTR-FAPI可几乎完全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a、治疗方案;b、肿瘤生长曲线;c、生存曲线

研究者进一步地采用长半衰期的Y-86(t1/2="14.7h)正电子核素考察了CTR-FAPI的长时间药代动力学,发现肿瘤处摄取的积分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增加约10倍。基于Lu-177(t1/2="6.7d)标记的CTR-FAPI剂量学估算同样说明肿瘤有效剂量提高了10倍左右。最终,研究者分别采用β-(Lu-177)和α-放射性核素(Ac-225, t1/2="9.9 d)标记CTR-FAPI,在后续治疗中几乎完全抑制了小鼠的FAP高表达皮下肿瘤生长(图4)。在另一种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SuFEx工程化放射配体也显示出更强的治疗效果。由于可连接SuFEx弹头的蛋白质较为广泛,这一策略或可用于靶向其他靶点的放射性药物,并为调控其他低分子量偶联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了新途径。

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的刘志博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昌平实验室崔希洋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原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詝主治医师、国家癌症中心/医科院肿瘤医院孔梓任医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机构和项目的资助。该研究还得到了国家癌症中心/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刘绍严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杨志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霍力主任,北大王初教授课题组,北大分析测试中心周文和刘霞老师,以及北大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重室王倩老师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年智能物流与物联网技术国际会议(ICILITT 2025)(2025-5-19)

2025年能源、水动力学与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EHPS 2025)(2025-5-26)

2025导航定位、车辆工程与定位算法国际会议(ICNVEPA 2025)(2025-5-29)

2025医学影像、生物医学与智能医疗国际学术会议(ICMIBIM 2025)(2025-6-15)

2025制药工程、化学工艺与工业生物工程国际会议(PECPIB 2025)(2025-6-11)

2025年心理健康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 ICMHMS 2025)(2025-6-17)

第二届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会议(AINLP 2025)(2025-8-8)

2025年生态工程,资源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EEREP 2025)(2025-6-12)

2025年区块链与信息技术科学国际会议(ICBITS 2025)(2025-5-18)

2025年医学、健康科学与公共卫生国际会议(MHSPH 2025)(2025-5-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