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类脊髓组织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910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团队在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脊髓组织(Spinal cord tissue engineering via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terials and cells)”为题,于2023年2月8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8829。
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20年来专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该团队在前期研究中,成功研发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NeuroRegen Scaffold®),并在100余例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安全有效,该产品近期启动了以医疗器械注册为目标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NeuroRegen支架的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建立了临床级人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三维培养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利用神经干细胞表面代谢标记及支架材料化学修饰等方法实现了细胞与材料的共价结合,既可以促进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还有利于细胞在材料表面的拓扑形态引导下形成纵向平行排列的仿生脊髓结构。同时,在类脊髓组织外周包裹了加载星形胶质细胞的胶原套管,利用星形胶质细胞的营养支持作用改善脊髓组织移植微环境,表面修饰过的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特异识别注射到血液中的包含活性氧清除药物的载体。随后,将以上人脊髓组织移植到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部位,发现其显著提高了外源细胞在损伤区的定植、存活及分化,并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图)。
该研究通过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技术制备了具有药物靶向引导功能的人脊髓组织,在脊髓损伤模型中促进了神经再生,显示了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共价相互作用对组织再生具有巨大的潜力。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 17829
-
PPCE 22901
-
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23765
-
博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763
-
四川省达州市职工旅行社有限公司 17851
-
北京中经蓝山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17787
-
中能学(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17843
-
北京工经联科技信息中心 17834
-
华南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 1789
-
徐州工程学院 22826
-
青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2807
-
拉萨旭日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0818
-
公共汽车公司 17898
-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879
-
新中贸德瑞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22747
-
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1788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758
-
翰森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 17810
-
2015年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国际 20779
-
武汉中会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