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类脊髓组织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910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团队在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脊髓组织(Spinal cord tissue engineering via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terials and cells)”为题,于2023年2月8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8829。
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20年来专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该团队在前期研究中,成功研发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NeuroRegen Scaffold®),并在100余例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安全有效,该产品近期启动了以医疗器械注册为目标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NeuroRegen支架的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建立了临床级人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三维培养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利用神经干细胞表面代谢标记及支架材料化学修饰等方法实现了细胞与材料的共价结合,既可以促进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还有利于细胞在材料表面的拓扑形态引导下形成纵向平行排列的仿生脊髓结构。同时,在类脊髓组织外周包裹了加载星形胶质细胞的胶原套管,利用星形胶质细胞的营养支持作用改善脊髓组织移植微环境,表面修饰过的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特异识别注射到血液中的包含活性氧清除药物的载体。随后,将以上人脊髓组织移植到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部位,发现其显著提高了外源细胞在损伤区的定植、存活及分化,并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图)。
该研究通过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技术制备了具有药物靶向引导功能的人脊髓组织,在脊髓损伤模型中促进了神经再生,显示了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共价相互作用对组织再生具有巨大的潜力。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1992
-
中国航空学会 23110
-
QS 23957
-
上海市人民政府 18015
-
点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1877
-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医工学院 23002
-
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3897
-
2017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IC 24087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2956
-
bfds 24000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027
-
常州武进假日酒店 21048
-
上海交通大学 20977
-
金湖县卫生局 17937
-
浙江蟠桃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3981
-
中国金属学会 22952
-
大连渤海明珠酒店 18202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1847
-
广州雅程整合传播有限公司 17986
-
西安海瑞特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