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究生院潘锋团队在Nature Protocols发表界面水微观结构研究突破
2024/04/01
电化学催化反应往往与催化剂表面处的水分子微观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这些界面水分子可以直接参与到反应中的质子传递过程,从而对包括析氢反应、氧还原反应、氧析出反应、氮气还原反应、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在内的多种电化学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原子层面上解析界面水的结构及其演化,是电化学领域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为了避免复杂表面形貌对界面水结构分析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研究者们尝试使用原子级平整的单晶表面并通过原位表征技术对界面水结构进行探索。然而,由于反应中间相和体相水对界面水信号的干扰,界面水结构模型的搭建仍存在困难,尤其是难以分析不同电位下的界面水结构演化过程。此外,过去常用于研究界面水结构的传统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无法在原子级平整的单晶表面获得等离子体表面共振。因此,开发针对界面水的新型表征技术是目前亟待突破的研究方向之一。
基于SHINERS的界面水结构研究
针对这一难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连同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剑锋团队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的界面水结构研究工具,相关成果以“In situ electrochemical Raman spectroscopy and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interfacial water on a single-crystal surface”为题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Protocols(Nature Protocols 18 (3), 883,2023)上。该论文详细讨论了在界面水结构研究中单晶电极的制备方法、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拉曼增强模式、杂质去除手段以及如何在原位实验中排除体相水和氢气气泡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同时,该论文还总结了基于SHINERS实验结果的计算模型搭建过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AIMD模拟结果分析界面水的取向和有序度,以及如何分析不同电位的结构演化过程。本文为深入探讨界面水参与的质子传输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基于AIMD的界面水结构研究
厦门大学王耀辉博士和北京大学李舜宁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潘锋和李剑锋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2017年第二届计算智能和通信技 24030
-
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民营企业发展推 21027
-
上海大学 22907
-
武汉玄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8242
-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21067
-
长春理工大学 23926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904
-
蓝海宽迅科技有限公司 2265
-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 22986
-
上海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23
-
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 21036
-
上海交通大学 239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113
-
University 2103
-
北京安吉瑞思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230
-
山东飞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958
-
灵创国际交流中心 18098
-
广州比特城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2959
-
北京仕而优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018
-
北京海比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