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严锋课题组在凝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3/26
图 纳米通道中限域聚合制备抗撕裂低滞后凝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35005)等资助下,苏州大学严锋课题组针对凝胶材料弹性差、裂纹扩展敏感等问题,成功制备了一种大变形下高弹性(弹性应变>8000%)、抗撕裂(裂纹扩展应变>5800%)凝胶。研究成果以“纳米限域聚合限制无滞后凝胶的裂纹扩展(Nanoconfined polymerization limits crack propagation in hysteresis-free gels)”为题,于2023年10月26日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3-01697-9。 凝胶是由聚合物和溶剂构成的可拉伸软材料,在离子皮肤、智能穿戴、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变形下的连续机械加载通常会使凝胶产生不可逆的疲劳损伤和残余应变,导致低回弹性与弹性滞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严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在富含氢键位点的纳米空间内限域聚合的设计思想。利用纳米通道内大量氢键位点和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效地提升凝胶的弹性和裂纹扩展不敏感性。在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添加0.03 wt%的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或分子筛),通过氢键和配位键等作用力将纳米通道内的聚合物分子链有效地固定在纳米通道中,避免了聚合物链段的滑动与能量耗散,从而成功地制备了在大变形下无(低)滞后的裂纹扩展不敏感韧性水凝胶。 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策略适用于多种聚合物单体和共价有机框架(或分子筛)制备的水凝胶、离子凝胶和有机凝胶,具有很好的普适性。该研究成果赋予了聚合物凝胶在大形变下的高回弹、无(低)滞后性能,为理解高分子链纳米限域作用机制和凝胶弹性行为的构效关系,以及凝胶体系中通过应力耗散降低裂纹扩展敏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所制备的高回弹韧性凝胶,有望实现在可穿戴器件、人机交互、离子皮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上海博蔚会展有限公司 23942
-
苏州亿众网络科技 21017
-
应用力学,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化系统 20971
-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1091
-
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 18047
-
云南中国国际旅行社 22911
-
太原理工大学 8124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8094
-
中华燃气公司 17941
-
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 23913
-
管理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组委会 1886
-
丽江大港旺宝国际饭店(5星) 22814
-
ICVMIP 23164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3885
-
gds 23947
-
test0732 18089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溯源室 22955
-
浙江蟠桃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3981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3982
-
清华大学 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