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研圈内学术讲座/会议的主持人不给提问机会的现象?
2024/05/22
科研圈内学术讲座或会议的主持人在主讲人讲完后只给1-2个提问机会,甚至不给提问机会的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
时间管理:在很多情况下,会议的时间安排可能非常紧凑,主持人需要确保活动能够按时结束。因此,他们可能会限制提问环节的时间。这种安排虽然保证了会议流程的顺畅,但可能会牺牲掉深入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
会议性质:不同类型的会议对互动的需求不同。例如,一些大型会议或高端论坛可能更注重演讲内容的展示,而不是互动交流。而小型研讨会或工作坊则可能鼓励更多的提问和讨论。
-
主持人的角色和能力:主持人的任务是引导整个会议的进程,包括提问环节。如果主持人缺乏经验或者对会议主题不够熟悉,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引导提问,或者无法判断哪些问题最有价值。
-
参与者的态度:有时候,听众可能因为时间紧迫、对主题不熟悉或者其他原因而不愿意提问。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没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提出。
-
学术文化: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背景可能对提问和讨论的期望不同。在某些文化中,开放性讨论可能不太常见,而在其他文化中,提问和辩论可能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主讲人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主讲人在其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主持人和听众可能会出于尊重而减少提问,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前规划:会议组织者应该提前规划好时间表,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提问和讨论。
- 培训主持人: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主持人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提问环节。
- 鼓励提问:主持人可以在讲座开始前就鼓励听众提问,并在讲座中适时提醒听众提问的机会。
- 使用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来收集和筛选问题,以确保即使时间有限,也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 反馈和改进:会后收集参与者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提问环节的看法,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总之,有效的提问环节对于学术交流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深化理解、激发新的想法和建立合作关系。因此,主持人和会议组织者应当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AUIT 22957
-
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8031
-
浙江教育 8003
-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2012
-
中国化工学会培训中心 2008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1362
-
科技与企业杂志社 24607
-
新天木业有限公司 18041
-
江苏大学 18035
-
上海诗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912
-
惠每极致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4325
-
新疆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 18004
-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 17993
-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17986
-
武汉工程大学 21084
-
昆明博世会展有限公司 17921
-
武汉中会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45
-
高尔夫风景渡假酒店 18186
-
南京海关协管队 20904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