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在窄谱带OLED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4/22
![]() |
图 窄谱带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其OLED器件性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30308、91433201、91833304、51125013)等资助下,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在窄谱带OLED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含硒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高效率、低效率滚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Efficient selenium-integrated TADF OLEDs with reduced roll-off)”为题,于2022年10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2-01083-y。
近几年,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因其具有窄谱带发射的特性,在高清显示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多重共振型TADF材料的反向系间窜跃速率(kRISC)一般较慢,从而导致发光器件在高亮度下效率发生急剧衰减,这使得相应的OLED器件难以兼具高效率、高色纯度和低滚降等优势。
为了解决效率滚降的关键难题,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将非金属重原子硒元素嵌入多重共振骨架中合成了BNSeSe,利用重原子效应增强材料单、三线态(S1和T1)轨道之间的耦合作用,从而实现极高的kRISC(2.0 × 106 s-1)和光致发光量子效率(100%)。将BNSeSe用作发光层客体材料制备的蒸镀型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高达36.8%,其效率滚降得到有效抑制,在1000 cd m-2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为34%,即使是在10000 cd m-2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仍高达21.9%,可以媲美铱、铂等磷光材料器件。进一步,他们首次将多重共振型TADF材料用作敏化剂制备了超荧光OLED器件,该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为40.5%,在1000 cd m-2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为32.4%,即使是在10000 cd m-2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仍高达23.3%,最大功率效率超过200 lm W-1,最大亮度接近200000 cd m-2。这一工作为解决MR-TADF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滚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在高清显示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图)。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重庆市渝北区 17988
-
北京京郊太美旅业服务公司 18028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053
-
WQWREW 8113
-
河北承德盛世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29
-
FVDAGWE 2011
-
电子科技大学 23000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118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7914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911
-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2983
-
WILL 1974
-
点石设计公司 2039
-
成长在北京-线下网站北京发展网 18343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7932
-
浙江蟠桃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3981
-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944
-
BIT 24008
-
中国能源学会 18278
-
北京嘉城信合汽配贸易有限公司 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