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柳叶刀》:国内首次发现23个长新冠标志物

2023/11/09

原标题:对出院患者追踪两年,国内首次发现23个长新冠标志物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团队最新发现23个长新冠蛋白标志物,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为研究长新冠的机制提供分子层面的线索。近日,该研究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全球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有10%存在长新冠,影响涉及多器官系统。长新冠的机制假说包括感染后组织中残留的病毒、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与宿主蛋白交叉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等,但这些假说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目前长新冠的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性,缺乏早期识别及干预的生物标志物。蛋白组学是发现长新冠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但既往发表的新冠病毒远期蛋白组学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且往往缺乏与临床表型数据的整合分析。因此,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揭示新冠患者生物过程恢复模式、探究可能影响新冠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蛋白质,对于研究长新冠机制至关重要。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黄超兰团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团队联合开展研究,纳入181名2020年1月至5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名未感染新冠的人群进行社区对照,对出院的新冠患者发病后六个月、一年、两年3个时间点及社区对照的血浆样本进行蛋白组学检测。

研究团队发现,新冠患者发病后两年存在4种主要的生物过程恢复模式,包括与神经元生成和分化相关的通路在感染后2年内持续受到抑制等。最终,以多系统表型驱动在4种生物过程恢复模式的重点通路中,研究团队获得23个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长新冠蛋白标志物,标志物与肺功能、长新冠核心症状等相关联,这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并为新干预措施的研发提供靶点。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王瑶琦 柴嵘,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智能电网、智能决策与集成技术国际会议(SGIDMIT 2025)(2025-8-18)

2025年第八届测量仪器和电子国际会议(ICMIE 2025)(2025-11-21)

2025年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国际会议(ICCEC 2025)(2025-8-27)

2025年深度学习、算法与数据驱动国际会议(IDLAD 2025)(2025-8-22)

2025年公共管理与城市文化国际学术会议(ICPMUC 2025)(2025-9-18)

2025年材料、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会议(ICMASE 2025)(2025-8-3)

2025年电子器件、机械工程与应用国际会议(IEDMEA 2025)(2025-9-24)

中欧科学家论坛暨第七届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AIAM 2025)(2025-10-25)

2025机电、先进控制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ACSE 2025)(2025-9-28)

2025年先进机械电子与自动化系统国际会议(ICAMAS 2025)(2025-8-26)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