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在互联网基础协议风险识别与防范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1
![]() |
图1 互联网基础协议层间交互式系列漏洞
以TCP/IP协议栈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协议安全性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因此识别和防御上述协议的安全风险是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技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825204、62132011)等资助下,清华大学徐恪教授和李琦教授项目组联合攻关,对互联网基础协议隐蔽高危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进展。项目组从TCP/IP分层网络模型的“层间交互”这一新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信息流的交互,构建了百万级规模的网络协议层间交互结构图,对5种层间交互式漏洞范式进行建模,包括语义二义性、信息泄露、语义缺失、语义过载、身份欺骗(图1)。研究发现了4G LTE、5G、Wi-Fi、IPv4/IPv6、TCP、UDP、DNS等基础协议的十余个隐蔽高危漏洞,揭示了影响10亿级数量规模网络设备的高通、海思等芯片的设计缺陷,发现超过89%的Wi-Fi网络和超过92%的4G LTE/5G网络存在安全漏洞。
针对上述安全威胁,项目组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机器学习和可编程交换机的攻击动态防御方法和技术。通过构建轻量级的机器学习算法首次解决了高吞吐网络环境下的实时恶意流量识别问题,具有抗检测逃逸、识别加密恶意流量、不依赖有标注数据集及多场景、多任务通用性等优势。此外,通过利用硬件交换机对数据包处理的灵活的能力,构建可编程交换机上实现线速智能流量处理和恶意流量检测(图2),该成果发表在网络安全会议USENIX Security 2023上并获得了杰出论文奖(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
图2 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动态防御技术
近年来,项目组共发表(含录用)IEEE S&P、USENIX Security、ACM CCS和ISOC NDSS网络安全领域会议论文30余篇、期刊论文20余篇,累计向CVE、CNVD等组织和互联网骨干企业披露基础协议漏洞100余个,并得到了Wi-Fi联盟、Linux社区、OpenWrt社区、FreeBSD社区、高通、谷歌、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阿里巴巴和小米等组织及厂商的确认和致谢,有效提升了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安全性,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得到了The Register、APNIC、Cyber Security News、GitHub等媒体的多次报道。
项目主要成果获得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图3),培养的研究生也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其中包括2023年美国ACM SIGSAC最佳博士论文亚军、202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等。
图3 项目组获得的部分获奖证书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3187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1833
-
武汉cite主办方 1971
-
医学界 2118
-
HTRSFD 24120
-
中国电影基金会 21205
-
同济会议网 20982
-
fdcv 8040
-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睡眠促进中心 17902
-
中国矿业大学 23908
-
杭州飞拓会展有限公司 23012
-
西北工业大学 7988
-
南阳译天地震研究所 2100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 21055
-
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 2071
-
上海上勤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原上海 17939
-
武汉赛思会务有限公司 20892
-
SCIENCE AND ENGI 24024
-
江苏明天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18143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