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光声学影像团队在脑膜淋巴管的活体成像示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14
![]() |
图 脑膜淋巴管和脑血管的活体三维高分辨成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335007、62305118)等资助下,华南师范大学光声学影像团队杨思华研究员联合海南大学周非凡教授在脑膜淋巴管活体成像示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立体宽场活体光声显微示踪脑膜淋巴管(Advancing insights into in vivo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with stereoscopic wide-field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为题,于2024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4-01450-0。
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正在改变医学界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特权和代谢废物清除机制的认识。它的形态和功能差异可能与一些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但是,目前研究人员对脑膜淋巴管通过调节脑脊液循环来清除大脑代谢废物的完整理解还存在差距。因此,如何通过对脑膜淋巴管进行全脑视角的高分辨率成像,可以加深对大脑免疫功能复杂性的理解,从而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启示,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活体三维高分辨可视化脑膜淋巴管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双对比功能光声显微镜,实现了小鼠脑膜淋巴管和脑血管的活体三维共定位成像,如图所示。研究团队利用脑膜淋巴管对大分子的引流特性,将大分子示踪剂注入脑脊液中后,通过脑膜淋巴管的引流功能排出获得脑淋巴活体光声三维高分辨成像结果,实现区分位于硬脑膜上的脑膜淋巴管图像以及位于脑实质中的胶质淋巴通路图像。通过对比观测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脑膜淋巴管,该方法成功揭示了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病程中,脑膜淋巴管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失调,引流量减少了约70%。并随着疾病的进展,引流量持续下降。
该研究成果实现了对活体内脑淋巴和脑血管的三维共定位高分辨可视化。为脑膜淋巴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开辟了理解大脑引流机制的新视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 20952
-
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1874
-
北京轩银瑞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928
-
广州雅程整合传播有限公司 17986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3900
-
武汉赛思 23962
-
大连百奥泰科技 22871
-
西安石油大学 22869
-
IAASE 22924
-
IAASE 7985
-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103
-
北京凤凰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1875
-
北京农科博研技术研究院 23920
-
BVSB 7994
-
WILL 2239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3070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20933
-
北京四海群英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0859
-
同济大学 18030
-
ICDES 2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