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化学学院陈兴课题组实现动物活体中的细胞特异性糖质标记与分析

2024/04/23

生物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基因组,而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功能则由不同的基因表达、表观遗传修饰和翻译后修饰等所决定。解析特定器官或组织中特定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图谱对探究发育、细胞间通讯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细胞选择性的生物大分子标记方法,近年来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1。通过基因编码的方法,人们在活体动物中实现了蛋白质的组织特异性和细胞选择性标记和分析2,3。然而,糖质(glycan)作为另外一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尚无法通过基因编码的方式,实现活体中的细胞选择性标记。

糖质以寡糖、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形式直接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调节、信号转导、细胞迁移等重要的生命活动,对其进行在体标记和分析一直是领域内的一个难点4。其中,基于生物正交化学的代谢糖质标记(metabolic glycan labeling)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数十种非天然糖分子可用以在活细胞和活体中标记糖质。然而,非天然糖在活体中并不具备器官或细胞特异性,无法实现精准的细胞选择性标记,阐释特定细胞群体中糖质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兴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此前开发了基于靶向性脂质体的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实现了肿瘤组织和脑部的糖质标记5,6。同时,他们意识到,基因编码技术可以在活体中实现更加精准的细胞选择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继续推进代谢糖质标记技术的应用,2022年5月5日,该课题组在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Cell-type-specific labeling and profiling of glycans in living mice”的论文,报道了一种可基因编码的代谢糖质标记技术(GeMGL)。该技术将“凸凹互补(bump and hole)”的化学遗传学策略与代谢糖质标记方法相结合,利用非天然糖1,3-Pr2GlcNAl(Bump)及其匹配的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Hole)的正交组合,在活体动物上实现了细胞选择性糖质标记和分析。

文章标题及署名

他们从一个具有低标记效率的非天然糖—乙酰胺基葡萄糖的叠氮类似物GlcNAz出发,确认了其代谢通路中的焦磷酸酶AGX是限速酶,将其过表达可以增强代谢强度。他们随即想到,增大非天然基团并对AGX酶进行突变,可能可以开发出凹凸对。于是,他们采用了炔基修饰的乙酰胺基葡萄糖GlcNAl和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通过体外和细胞实验证明了GlcNAl的代谢完全依赖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接着,在多细胞共培养体系和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证明了GeMGL策略的可行性。

基于此,他们将该策略拓展到了转基因小鼠中。他们首先利用心肌细胞特异的启动子α-MHC实现了AGX2F383G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然后腹腔注射非天然糖1,3-Pr2GlcNAl,实现了非天然糖分子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代谢。从各组织标记结果来看,GeMGL策略展现出严格的心肌细胞选择性。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在小鼠心肌细胞中鉴定到582个O-GlcNAc修饰蛋白。分析发现,心肌细胞中许多糖酵解、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相关蛋白都具有O-GlcNAc糖基化修饰,表明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在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在转基因小鼠中进行的细胞类型特异性代谢糖质标记

陈兴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研究,糖质标记和分析是其研究重点之一。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基因编码的细胞特异性糖质标记技术GeMGL,为在活体层面研究糖质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种便利、有效的工具。该技术有望被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神经系统中,并在相关疾病模型中探究糖基化与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关系。

陈兴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化学学院已毕业博士生范欣琦和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生宋其涛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资助。

封面图片.jpg

参考文献

1. Xie, R., Hong, S. & Chen, X. Cell-selective metabolic labeling of biomolecules with bioorthogonal functionalities. Curr Opin Chem Biol 17, 747–752 (2013).

2. Alvarez-Castelao, B. et al. Cell-type-specific metabolic labeling of nascent proteomes in vivo. Nat Biotechnol 35, 1196–1201 (2017).

3. Krogager, T. P. et al. Labeling and identifying cell-specific proteomes in the mouse brain. Nat Biotechnol 36, 156–159 (2018).

4. Cheng, B., Tang, Q., Zhang, C. & Chen, X. Glycan Labeling and Analysis in Cells and In Vivo. Annu Rev Anal Chem 14, 363–387 (2021).

5. Xie, R. et al. Targeted Imaging and Proteomic Analysis of Tumor‐Associated Glycans in Living Animals. Angewandte Chemie Int Ed 53, 14082–14086 (2014).

6. Xie, R. et al. In vivo metabolic labeling of sialoglycans in the mouse brain by using a liposome-assisted bioorthogonal reporter strategy. Proc National Acad Sci 113, 5173–5178 (2016).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安全管理,健康与社会科学国际会议(SMHSS 2025)(2025-8-9)

2025年能源环境、农业与工程技术国际会议(EEAET 2025)(2025-8-31)

2025年旅游管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ICTMESD 2025)(2025-10-19)

2025智能控制、测量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MNN 2025)(2025-8-6)

2025年城市工程与轨道交通国际学术会议(ICUERT 2025)(2025-8-16)

2025年数学、物理学与智能算法国际会议(ICMPIA 2025)(2025-9-30)

2025年应用数学与应用力学国际会议(ICAMAM 2025)(2025-8-9)

2025年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ICAAES 2025)(2025-8-7)

2025年机器人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算法国际会议(ROSAIA 2025)(2025-9-3)

2025年微芯片、数字信号与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MDSHPC 2025)(2025-9-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