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团队在高亮度极化阿秒电子束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4/03/21
![]() |
图 双等离子体尾波实现极化电子束可控注入并保持高极化度,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将电子束压缩至阿秒尺度。黄球代表电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267204、12022506、12275209、12105217)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在高亮度自旋极化阿秒电子源制备方法方面取得进展,首次提出利用激光尾波场加速产生高亮度、自旋极化、阿秒电子源新方案。以“双尾波注入产生高亮度极化阿秒电子束(Generation of ultrabrilliant polarized attosecond electron bunches via dual-wake injection)”为题,于2024年1月23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045001。
高亮度、超短脉冲的自旋极化电子源在粒子物理、核物理以及材料物理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激光尾波场加速(LWFA)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加速方案,具有超高加速梯度、超高流强和超短时间脉冲等独特优势。近年来利用LWFA和预极化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自旋极化电子束,成为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领域国际前沿课题之一。然而,通常的LWFA方案无法兼顾电子束高亮度和高极化度。
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栗建兴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径向偏振激光驱动的双等离子体尾波注入机制实现极化电子束的可控注入,并产生具有超高亮度的极化阿秒电子束。在该方案当中,当径向偏振激光脉冲长度与等离子体空泡形成时间相当时,可以激发激光场调制的双尾波场,从而促使预极化电子在亚光周期注入。通过控制初始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束在激光和尾波的叠加场中被调制成高亮度阿秒电子束,并且双尾波注入可以促使鞘层电子集体自旋进动且保留横向自旋极化。这项研究为利用LWFA产生高品质极化电子源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实现极化阿秒电子束在超快电子成像和相干辐射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香港维科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22948
-
IETP-Association 23939
-
海军工程大学 21207
-
中正会展策划 17919
-
应用科学与工程协会 23109
-
BIMTDoctor 17968
-
优势会展公司 17912
-
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CVA 21009
-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18232
-
cdv 23941
-
FREAFEW 23955
-
上海麦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4036
-
瀚宇致业(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8761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91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2928
-
山东建筑大学 21345
-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会务组 1996
-
中国浙江海洋学院 21120
-
同鸿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20880
-
湖北省众科自然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8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