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环森保所研究揭示中国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 汞浓度及汞通量分布特征
2025/06/01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能够通过远距离的大气迁移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了汞污染的严重性。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植被所富集的汞会以凋落物的形式输送到地表,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植被汞吸收能力的一种方法。枝叶占凋落物生物量的主体并且其汞浓度在凋落物成分中最高。因此,落叶是凋落物汞通量的重要决定因素。然而,对于中国森林不同器官凋落物量及叶汞浓度尚未进行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调查。
森环森保所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评估学科组选取中国七大地理区域内的24个采样点,针对各区域典型植被类型的样地连续14个月每月收集其凋落物,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凋落物量、叶汞浓度以及叶汞通量,对其季节和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每种组分的凋落物量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叶片占最大比例(51.12%~80.54%)。叶片凋落物的年总量范围为3.35-5.50t/(hm2·yr)。在季节尺度上,大多数植被类型的凋落物量在秋季达到峰值。在空间尺度上,随着纬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西南地区最高,为8.16±4.61t/(hm2·yr),而华北最低,为2.98±0.89t/(hm2·yr)。此外,叶片汞浓度范围为2.11至236.70 ng/g,平均值为57.92±33.07 ng/g。大多数植被叶片汞浓度随着生长期逐渐增加,并在空间尺度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模式。此外,5种植被类型的叶片汞通量范围为177.58至410.50mg/(hm2·yr),汞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秋季。
研究成果以“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litterfall mercury concentration and flux in typical vegetation in China”为题,于2024年12月被《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JCR1区,IF=4.2)接收。论文第一作者是森环森保所在读硕士研究生韩舒羽,通讯作者是牛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章玮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森林生态系统数据智能管理、产品开发和挖掘应用”(2021YFF0703905)的资助。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10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7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2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93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4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54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4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1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2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07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84
-
学术会议检索全攻略:科研工作者必07-31
-
学术报告写作全攻略:从选题到答辩07-31
-
学术会议海报设计的核心法则与避坑07-31
-
中国学术会议的生态图谱:一场知识07-31
-
启蒙国际 2018
-
敦煌国际旅行社 18043
-
北京林业大学 18318
-
杭州师范大学 7956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828
-
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 21033
-
西南大学 20978
-
北京理工大学 24066
-
2018第二届教育与社会发展国际 23027
-
天津市南开大学 18039
-
省会议接待服务中心 22983
-
江南大学李园 24040
-
英国约克大学经济系 21053
-
华中农业大学 1996
-
动物管理协会 18084
-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3278
-
WILL 7840
-
中国传媒大学 21067
-
中国植物学会 20956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