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宣武医院团队成功进行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2024/03/26
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直接通信。一方面可以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另一方面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直接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2023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研发的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在宣武医院成功进行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单永治主任团队主持手术规划及植入手术。1月29日,联合团队召开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宣布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
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系统及其体内机(设计合成 医学院洪波)
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高位截瘫患者颅骨中,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首例患者是一位车祸引起的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处于四肢瘫痪状态已经14年。该系统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不损伤大脑细胞,手术后10天患者出院回家。居家使用时,体外机隔着头皮给体内机供电,并接收脑内的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系统采用了近场无线供电和通信技术,植入颅骨的体内机无需电池,患者可以终生使用。经过三个月的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的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均有显著改善。
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团队进行首例植入手术(摄影 医学院刘定坤)
首例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摄影 新闻学院林毓菁)
与马斯克领导的Neuralink脑机接口不同,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把电极放在大脑硬膜外,通过长期动物试验研制,不会破坏神经组织;采用了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体内无需电池。此次临床应用的NEO系统软硬件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与博睿康科技合作开发,临床合作单位包括宣武医院、天坛医院。据了解,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天坛医院成功进行,贾旺教授团队主持手术,信号接收正常,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中。该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分别于2023年4月和5月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NCT05920174、沪械临备20230175)。据公开信息报道,Neuralink团队的脑机接口首例患者临床植入于2024年1月28日进行,患者正在康复中,初步结果表明神经放电信号正常。
清华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脑机接口研究团队长期开展脑机接口原理、算法和临床转化研究。2015年高小榕、高上凯教授团队在头皮脑电稳态诱发电位脑机接口中,达到319比特/分钟的信息传输率;2021年洪波教授团队在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前研究中,每个电极等效信息传输率达到20比特/分钟,均超过当时国际同类脑机接口最高水平。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923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7992
-
广东省唯港商务 18168
-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2272
-
BIT 2041
-
山东视联风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99
-
FEQ 2397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21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环境系统 22917
-
北京弛寰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18032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4037
-
北京赛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8121
-
西安挚勋恒会展广告有限公司 7879
-
四川省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3141
-
apise 24002
-
厦门誉颁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043
-
长春新吉粮大酒店 17949
-
IACSIT 2315
-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院医师分会 23254
-
广州健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