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王宏伟与其合作者共同研发新型功能化石墨烯用于改善冷冻电镜优势取向问题
2024/04/22
单颗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是目前用于解析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的主流手段之一。然而,高质量的冷冻电镜样品制备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如气液界面、优势取向和背景噪音等,极大地限制了结构解析的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王宏伟教授课题组、饶燏教授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课题组合作研发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石墨烯电镜载网,有助解决样品颗粒优势取向和气液界面等问题。
在该研究中,他们合成了多种带有不同电荷性质基团(如氨基和磺酸根)的重氮盐分子,并利用这些重氮盐分子对CVD生长的石墨烯膜进行功能化修饰,进而获得带有不同电荷性质的石墨烯支撑膜。他们利用石蜡作为转移介质,将石墨烯支撑膜洁净转移到电镜载网上,用以冷冻电镜样品制备。
经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重构表征,这种功能化石墨烯支撑膜保证了对目标生物大分子的有效吸附,避免了气液界面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另外,因为石墨烯表面修饰的基团带有不同的电荷性质,从而提供了与目标生物大分子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达到丰富取向分布的目的。单颗粒冷冻电镜数据分析表明,带有负电性修饰的石墨烯倾向性地结合生物大分子颗粒表面的正电性区域,而带有正电性修饰的石墨烯则结合生物大分子颗粒的负电性区域,实现了调控生物大分子的取向分布。乳酸乳球菌第二类内含子LtrBRNP在常规支撑膜上具有严重的优势取向问题,从而较难获得高分辨率重构。在该研究中,这种带有不同电性修饰的功能化石墨烯支撑膜能够调控LtrBRNP的取向分布,成功解决了优势取向问题,最终获得了分辨率达3.2埃的三维重构结果。并且,在三维重构过程中,相比没有修饰的普通石墨烯支撑膜,LtrBRNP在功能化石墨烯膜上的颗粒有效利用率也明显增加。这些数据表明这种功能化石墨烯支撑膜提供了一个较为友好的作用界面,有助于保护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20S蛋白酶体以及核糖体在不同电性修饰的石墨烯(NFG:正电性修饰;SFG:负电性修饰)上的取向分布
该研究于11月7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带有多种电性修饰的石墨烯支撑膜用以单颗粒冷冻电镜结构解析”(Functionalized graphene grids with various charges for single-particle cryo-EM)。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王宏伟教授、生命学院博士后刘楠、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陆叶、博士后刘楠,药学院2019级博士生刘永波以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郑黎明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宏伟课题组王家博士、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君豪、2020级博士研究生贾霞、2022级博士研究生资沁茹以及实验室其他成员对该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科学探索奖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中国汽车会议网 20779
-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0843
-
济南大学材料学院 20776
-
武汉工业学院 17789
-
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 17922
-
上海茂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2812
-
中国感光学会 20930
-
VERBI软件.德国(柏林)社会 20977
-
南京市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 1831
-
大连百奥泰科技有限公司 17826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1774
-
商业地产杂志 20825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17855
-
武汉博森学术交流有限公司 7899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7808
-
动物管理协会 17882
-
凯乐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7837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17848
-
武汉红矮星传媒有限公司 7774
-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