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具备了哪些特征和作用
2024/03/27
隐性知识是无法被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的知识,它具备了九个特征,分别是:1、默会性;2、个体性;3、非理性;4、情境性;5、文化性;6、偶然与随意性;7、相对性;8、稳定性;9、整体性。
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的概念介绍的较为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隐性知识的特征来了解它。
1、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
2、个体性: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
3、非理性: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
4、情境性: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
5、文化性:隐性知识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
6、偶然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7、相对性: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
8、稳定性: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
9、整体性: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隐性知识具备了九个特征,使得它无法被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汕头大学 7847
-
GREAR 1778
-
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827
-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7807
-
ICSS 2016 23093
-
武汉中会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14
-
上海熠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878
-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20794
-
海南西点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7836
-
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 17996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7826
-
河南纳智博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7853
-
we 23866
-
IAASE 7800
-
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7802
-
北京亿洋天成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23818
-
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7821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3776
-
fdcv 22787
-
北京华医智库 1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