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sci论文审稿回复要点及禁忌有哪些

2024/04/10

  sci论文提交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审稿,收到大修、小修意见后就可能难住了很多作者,不知道如何回复?接下来就在这里介绍sci论文审稿回复要点及禁忌,主要包含6点,具体详情如下:


  1、要准确领悟审稿意见


  一定要仔细阅读审稿意见和修改建议,准确领会,给出针对性的回复。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必要时主动联系编辑。切不可回复牛头不对马嘴,没有答到点子上,很容易留下不良印象,轻则被反复要求修改,重则被拒稿。


  2、要礼貌委婉,忌回怼硬刚


  每位学者都有自身领域和知识的局限性,即使某些质疑不对,甚至质疑言辞直白,也不要回怼硬刚。回复审稿意见时,要始终保持礼貌委婉,反驳时也要把握分寸,避免发生争执。


  3、要逐条回复、全面细致,忌心存饶幸、有所遗漏


  每一条审稿意见都需认真对待,务必做到点对点回复,避免遗漏。如果只是随意应付,想着审稿人心情好给你一个通过,那么多半事与愿违,让你返修。不仅如此,还可能留下不认真不严谨的不良印象。


  4、要理性认识审稿意见,忌无脑盲从


  虽然说发表sci文章就是要看审稿人的态度,但也要做到理性认识。审稿人也会存在误解了原稿的可能,部分教授也会交给自己的学生审稿。如果认为评审意见不合理,可以委婉说明,适当引用已发表文献去说服审稿人,好的sci期刊也会理性对待审稿意见。


  5、注重邮件沟通


  无法准确理解审稿意见时,可以发邮件询问编辑,编辑会乐意解答,并会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让你忽略掉不客观的意见。同时,如果时间节点上把握不足,也可以联系编辑说明原因,延长返修时间,小修一般2-3天改好,认真检查后1周内返回,大修一个月返回。


  6、其他要点


  返修时,不同审稿人均可看到意见,切记回复要统一,不可自相矛盾。另外,千万注意,如果审稿人没有提出,不要随意大幅改动论文的方向,也不要在论文中画蛇添足。


  上述就是sci论文审稿回复要点及禁忌,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要认真回复审稿意见,或者是更多审稿疑问,也可以随时联系专业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第二届语言处理、建模与机器人学习国际会议(LPMRL 2025)(2025-6-18)

2025年人工智能、水动力学与流体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IHFD 2025)(2025-5-20)

2025年临床应用与计算生物学国际会议(ICCACB 2025)(2025-6-26)

2025先进材料、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MSA 2025)(2025-6-10)

2025地理信息、交通运输与全球定位算法国际会议(GITGPA 2025)(2025-6-15)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与数据挖掘国际会议(AIADM 2025)(2025-5-20)

2025工业设计、环境工程与能源资源国际学术会议(IDEEER 2025)(2025-5-27)

2025年综合艺术与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ICCAHD 2025)(2025-5-21)

2025环保、水资源管理与地球科学国际会议(EPWRMES 2025)(2025-5-28)

2025年机械仪表、光电检测与计算机结构国际会议(MIODCS 2025)(2025-5-26)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