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肖智勇教授团队在水星地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31
![]() |
图 水星表面低反照率物质的空间分布。
黄色为具有增强石墨光谱特征的低反照率物质,绿色为不具有增强石墨光谱特征的低反照率物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73040、41773063、42241108)等资助下,
中山大学肖智勇教授团队在水星地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水星表面的石墨
含量低于1 wt%(Less than one weight percent of graphite on the surface of Mercury)”为题,
于2024年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3-02169-5。
在太阳系类地天体中,水星的直径最小、核部占比最大、表面反照率最低、
还原程度最高、挥发份含量最高。造成水星独特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
特征的原因是比较行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解析太阳系原始星盘内的物质
分布和天体早期轨道迁移也具有关键作用。水星表面的铁含量远低于2 wt%,
类地天体表面常见的暗化相(如钛铁矿、陨硫铁等)均无法解释其反照率特征。
水星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若其早期经历过岩浆洋分异事件,原始壳层应该以石墨为主。
同时,近年来的轨道探测器在水星表面观测到显著的碳元素信号,含量可能高达4 wt%,
远高于其他类地行星和球粒陨石。这表明石墨可能是造成水星低反照率的原因。
但是,受限于轨道器中子仪的探测精度,水星表面的石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依然不详。
低反照率物质(Low Reflectance Materials;LRM)是水星表面最暗、
挥发份含量最高、地层年龄最老的物质,其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反照率光谱上
普遍存在着增强的石墨吸收特征。研究团队发现水星表面的石墨在空间风化作用下
可能形成易挥发的物质,深部的碳元素可能参与火山活动,形成广泛分布的火成碎屑沉积物。
因此,碳元素可能是连接表面暗色相-挥发份-内部圈层活动的关键纽带。
研究团队对不同光谱特征的LRM开展系统地质填图,发现大约12%的LRM不具有增强的石墨吸收特征,
其地质产出和空间风化特征与其它LRM相同,指示它们存在不同含量或类型的暗化相。
研究团队进而使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发现小于1 wt %的微晶石墨和金属铁足以造成水星极低的反照率,
其微小的含量差异可以解释不同地质单元的反照率差异。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水星上较年轻的
幔源玄武岩中也含有大量石墨,指示了岩浆洋分异过程的独特还原环境;
LRM可能是早期火山活动的产物,水星极区的部分有机质可能形成于石墨的空间风化作用。
该研究为水星低反照率的成因带来了新答案,完善了水星内部和表面碳的迁移机制。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百奥泰 23846
-
百胜餐饮沈阳公司 17827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21101
-
Create-Net 20833
-
鸿与智工业传媒集团 23829
-
北京东方华光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1764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7822
-
北京理工大学 17880
-
北京林业大学 20846
-
机械、电子和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2843
-
北京海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743
-
北京向阳科技 22921
-
安徽中设国际会展 7847
-
ASTIRC 23800
-
中国计量学院 1881
-
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 20924
-
武汉企泰艾会科技有限公司 1883
-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23172
-
中国人民大学 21001
-
搜会网(会议场地预定网) 2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