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牵头在深地实验室暗物质直接探测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8
![]() |
图1 (左)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右)CDEX-10实验系统示意图
图2 CDEX-10给出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灵敏度限制:(左)重媒介子情况下给出的排除线,在质量大于100 MeV/c2的暗物质质量区间内,给出了固体探测器实验中对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截面最灵敏的限制;(右)轻媒介子情况下给出的排除线
图3 (左)费米子暗物质-核子中性流吸收反应截面的排除线;(右)暗物质-核子非弹性散射反应截面的排除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175112、12005111、1172552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 matter Experiment, CDEX)合作组对轻质量暗物质进行搜寻,在暗物质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核子的吸收和非弹性散射反应研究中取得进展。成果分别以“基于CDEX-10实验对sub-GeV质量暗物质与电子相互作用的限制(Constraints on Sub-GeV Dark Matter–Electron Scattering from the CDEX-10 Experiment)”和“基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DEX-10实验的奇异暗物质搜寻(Exotic Dark Matter Search with the CDEX-10 Experiment at China’s Jinping Underground Laboratory)”为题,于2022年11月21日和23日同期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9.221301;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9.221802。
大量的天文学观测支持了暗物质的存在,在深地实验室中对暗物质进行直接探测是证明暗物质存在、了解暗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受限于探测器的阈值,轻质量(MeV/c2量级)暗物质难以通过其与核子弹性散射的信号来探测搜寻。轻暗物质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或与核子的吸收或非弹性散射反应产生的信号明显,这为轻暗物质的实验直接探测提供可能。
CDEX-10实验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通过液氮直冷方式运行10公斤高纯锗探测器阵列(图1),达到了国际上同类探测器最低的分析阈值(160 eVee),获取了超过200公斤·天的实验数据用于轻质量暗物质的分析。合作组对暗物质与锗原子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在>100 MeV/c2质量能区给出了固体探测器实验中对暗物质-电子反应截面最严格的限制(图2);合作组对费米子暗物质-核子中性流吸收反应和暗物质-核子非弹性散射反应进行研究,将暗物质-核子反应截面的限制下推到了10 MeV/c2左右的轻质量区间,刷新了目前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对这两种反应截面限制的质量下限(图3)。
本项研究利用高纯锗探测器技术路线在轻质量暗物质搜寻中的低阈值优势,对低质量的暗物质进行搜寻,拓宽了暗物质直接探测的质量区间。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本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武汉志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37
-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991
-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 20925
-
菲蓓尔快乐艺术教育中心 2038
-
WWX 22955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7877
-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833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21037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1905
-
信息技术与工业工程研究中心 22958
-
南京工业大学 23013
-
第三届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医学学术会 2155
-
东北师范大学 20994
-
拉萨旭日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1038
-
山东飞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958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15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1101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387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8172
-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