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金属配合物固氮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8
![]() |
图 NJUZ-1固氮过程及可能的反应路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2505、22033004、21631006)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左景林、金钟、马晶等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在金属配合物固氮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含双氮阴离子配体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在环境气氛下实现光催化固氮(Photo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 under an ambient atmosphere using a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bridging dinitrogen anions)”为题,于2022年12月15日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2-01088-8。
氮气分子由于其叁键的键解离能大,具有高稳定性且不易被还原。作为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氮气来源广泛且转化生成的工业产品(如氨、肼类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因此,氮气的固化、活化与转化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研究方向。设计合成氮气可参与配位的活性金属配合物,降低氮气分子发生还原反应的能垒,是实现相对温和条件下固氮与转化的重要研究思路之一。
南京大学的多个研究团队紧密合作,成功制备了一类以金属锌为中心离子、具有双氮负离子配位和稳定D-A-D夹心结构的多孔金属配位聚合物材料NJUZ-1。通过单晶结构、红外、拉曼、顺磁共振等表征和同位素交换实验,他们证明了NJUZ-1中存在明确的双氮配体。光催化固氮实验结果表明,NJUZ-1双氮配位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固氮性能,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经光催化还原为氨。该团队通过进一步理论与实验研究证明,NJUZ-1吸光后通过分子内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过程,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供了电子用于催化转化氮气为氨。对其催化过程和机理研究表明,总体反应路径可能经过质子化的*N2H逐步形成*NHNH、*NHNH2和*NH2NH2的“交替”路径,最终生成NH3。
该研究成果为金属配合物型分子催化剂在光合固氮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此类多孔金属配位聚合物光催化剂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也为后续的应用转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平台。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本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上海意凡森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3875
-
香港中文大学 1814
-
山东泉得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3882
-
浙江大学 8058
-
深圳玲涛电子厂 23793
-
QQ 7829
-
大连中联旅行社 17809
-
HKSME 23761
-
ICDES 20863
-
北京海名会展 17836
-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医工学院 22898
-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20867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3783
-
东南大学 1798
-
ACPEE 20869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7793
-
云南民族大学 7790
-
嘉兴富悦大酒店 17818
-
上海电子信息学院 22795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1812